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8|回复: 0

姜红:24年,用爱守护新生命

发表于 2019-10-7 20:16: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湖北日报

  呼吸机辅助通气,肾上腺素+凝血酶气管内滴入,输血浆,补充凝血因子……10月3日上午,当很多人都在享受国庆假期的欢愉时,武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姜红和同事们正在重症病房里抢救危重新生儿。

  从1995年参加工作至今24年,节假日几乎没有休息,为了守护温箱里的一个个小生命,她无怨无悔。“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从没有假日的概念。”姜红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9月30日下午,一名怀孕31周双胎的产妇因为羊水早破进行了紧急剖宫产手术。由于双胞胎宝宝属于“早产”,各系统发育不成熟,生存能力低下,出生时发生了心跳呼吸骤停,医生迅速实施紧急复苏后,被转运至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继续抢救。“他们是一对极低体重早产龙凤胎,哥哥1400克,妹妹1390克,兄妹俩出生后呼吸急促,呻吟,循环不良。”姜红组织医护人员迅速开展救治和严密的生命监护,当兄妹俩情况稳定时已是当天晚上8时许。

  回家后的姜红依旧放心不下,夜里不断从夜班同事那里了解情况,密切关注孩子细微病情变化。

  第二天是国庆节。7时,姜红提前1个小时来到病房查看这对早产儿和其他危重患儿的情况,和同事们讨论确定了治疗方案后,又匆匆赶到门诊坐专家门诊。12时30分,结束门诊,她又赶回病房。“兄妹俩目前的情况比较稳定,但接下来还要闯过呼吸关、营养关和感染关,整个假期里,我和同事们都会在病房轮流监护。”姜红告诉记者,除了这对早产龙凤胎,病房里还有数十个身体虚弱、病情复杂的新生儿,他们需要24小时不间断看护。“有同事不能陪伴自己的孩子,有同事连续工作超过48个小时没有休息过。大家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姜红说。

  新生儿科治疗的患者是不会说话的特殊病人,医护人员不仅要承担孩子们的疾病诊治、护理和生活护理,上班时间必须时刻守护在患儿旁边,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每1个小时要写一次护理记录,每两到三个小时要给孩子们喂一次奶,对病情做到实时评估,提前做好防范。

  姜红说:“一时不注意可能就会产生危急的情况,我们需要集中精力,精神压力、工作强度非同寻常。全面二孩实施后,产妇的平均年龄逐渐走高,早产儿人数逐渐增多,新生儿科医务人员比以前更辛苦,风险更高,压力更大了。”“能不能换个岗位?”“我喜欢孩子,每次送病情好转的小家伙们离开重症监护病房,我的心情都会很好。”姜红说。

  除了守护这些小生命,姜红还盯紧出院患儿的随访工作,定期了解营养和发育状况。为此,姜红在2016年就专门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不管多忙,她每天都会在群里回复家长的问题,并传授喂养、康复训练方面的知识。“新生儿科每天都在上演与死神赛跑,孩子们是那么脆弱,我们和孩子的父母从未放弃。让这里的每一个新生儿都能健康地回到父母温暖的怀抱,未来能够快乐地成长,是我最大的欣慰和幸福。”姜红说。(记者 龙华 通讯员 马遥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