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0-9 11:09:25
|
查看全部
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宝贵经验
70年砥砺奋进,中国工业化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为人类社会贡献了快速推进工业化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坚持党的领导,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重心,针对不同阶段的形势任务,实施正确的战略举措。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胡锦涛同志指出,“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积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并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全面开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伟大征程。
坚持深化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既高度重视国家发展战略的导向作用,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又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和企业家的作用,鼓励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各类企业家发挥聪明才智,各展其能、竞相发展。在改革中,我们采取上下结合、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的办法,既加强顶层设计,又给地方、部门、基层等留出探索空间。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市场主体力量薄弱,政府在培育市场和促进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家群体成长壮大后,政府则着力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实践证明,各地区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引导,产业政策的作用功不可没。当前,我国工业通信业发展正处在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的攻关期,落实各项战略任务,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推动产业政策加快普惠化,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市场的工具、法治的手段破难题、解新题。
坚持扩大开放,全面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习近平同志强调,“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果断决策,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充分运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加快发展自己。1979年至2012年,我国货物出口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快速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坚持开放发展,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我国对外开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我们要继续推进开放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坚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遵循国际通行规则,持续深化制造业、电信各领域合作交流,推动竞争优势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