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0-12 09:30:06
|
查看全部
买家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彻底退出,是个不那么明显的潜在作用,但 Artsy 的询价和销售数据揭示出了这一现象。我们查看了去年 Artsy 平台上从询价到购买的相对转换率(在那期间,Artsy 平台上传的作品有近三分之二都有公开标价)。为了控制艺术品整体需求之间的差别,我们通过专门的算法将艺术品进行过滤,最后只比较具有相同交易特性的作品。同时,我们还对画廊没有公开或私下出示价格的作品(大约占作品总数的18%)样本进行控制。
在所有作品中,有公开标价的作品从接收询价到达成交易的转换率是未标价作品的四到九倍之多。公开标价的作品所收到的询价占总询价次数的六分之一,这意味着,画廊能够把许多原本可能浪费在落空交易上的时间用来培养和藏家与策展人的关系、支持艺术家或是策划优质的展览。
这种机会成本对于时间和资源更加有限的小型画廊的潜在影响更加不容小觑。即便假定初级销售人员掌握所有能够回答买家询价的信息,每次询价从沟通背景信息到生成深思熟虑的回复需要花费大约十分钟,那么一家不公开标价的画廊需要花费一个员工时,才能完成默认公开标价的画廊只需10分钟就能完成的事。
平均来看,默认公开标价的画廊对上传的每件类似作品都会达成更多销售。对可供出售的作品样本数量进行进一步的控制,我们发现,对于在其他最容易影响需求量的前三个因素中(比如艺术家的相对受欢迎程度和作品的媒介与尺寸),一件标价的上传作品出售的可能性大约是隐藏标价作品的2到6倍之高。影响需求量的最末尾两个因素从上传到售出的转化率则很难下定论,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在此两个层级中的艺术品种类和需求往往更多变。
正如阿克洛夫的论文假设的那样,数据表明,当作品价格不明时,有些藏家尽管有意向购买却并没有迈出询价这一步。这意味着画廊仓库中那些需要消耗成本来维护的作品,假如公开了价格,本可能会轻易售出;这意味着艺术家本可能赚到更多钱来用来进一步投入创作;这意味着有些藏家本可能有机会把心爱的艺术品带回家。
更重要的是,减少信息不对称能够为不那么家喻户晓的艺术家和作品牵动更多需求,因此,更多公开的价格能够帮助构建一个更大的艺术生态系统,发掘出更多优秀艺术家。
这听上去比作为那百分之一的人收到邮件价格列表更振奋人心。毕竟这年头谁还嫌邮件少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