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0|回复: 1

养生要“补”还要“攻” 北京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   赵 &

发表于 2019-10-13 20:21: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生命时报

  “补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恶。”这是张从正在其著作《儒门事亲》中写的一句话。古代金元时期,中医界十分盛行补益之风,无论什么病证,医生都喜欢使用补法治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喜补”现象依然存在。如今,仍有很多人认为养生就是服用补品、保健品,殊不知,一味地补,不仅违背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还造成了很多疾病的误治。

  张从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攻邪派”的创始人。他治病反对一味用补,提出“治病当论药攻,养生当以食补”的原则,善于使用“汗”“吐”“下”等攻法逼出体内邪气。“攻法”虽然不似“补法”一样为大家所熟悉,但事实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用到这些方法。例如,感受了风寒,很多人会喝点姜丝红糖水,为的就是发发汗,好得快些;如果吃多了食物,消化不了,吐出来很快就好了;如果吃坏了肚子,或者受了寒气,会腹泻,这也是身体在自我保护,有助于邪气排出。张从正强调,如果“邪气”未除,盲目滥补,反而使正气受损,病情加重。这对于今天有的人以“补”养生的做法,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当然,张从正也不是一概排斥“用补”,他认为只有在“纯虚无实”的情况下可以“补”,并要把“补”和“治”结合起来,治中有补,补中有治,最重要的是应当重视食补。比如痔疮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菜羹或菠菜等具有通利肠胃作用的蔬菜;脾胃有热、口渴咽干、大便秘结的患者,可以适当食用西瓜、梨等水果;健康人群,平时饮食中可适当加入山萸肉、五味子、茯苓等药食两用的食物,达到养生的效果。

  中医认为,人体胃气的盛衰,直接影响食补的效果。保护胃气,使水谷得以消化,人的正气就能够恢复。结合张从正《儒门事亲》中使用的“无比山药丸”一方,这里给大家介绍一款具有养生作用的补气健脾粥,日常不妨常吃一吃。取淮山药150克、莲子肉10克,洗净切块备用;粳米150克,淘洗干净;先用粳米、莲子煮粥,半熟时放入山药块,粥熟放温即可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4 18:29:18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