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0|回复: 2

[转贴] 在丽江古城穿越

发表于 2019-10-13 20:32: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阜阳石油 刘茂德

还是在进入丽江古城之前,导游就提醒我们夫妻俩,进入丽江古城,一定记住要入住客栈的街巷名、客栈名,不然是不容易找到的。

在那家客栈老板指定的地方等待,来接我们的女孩儿又几乎一字不变地重复了昨天导游的话。我说记住了,可最后还是没有记住,外出后回来还是要人家来接。

随着女孩儿的脚步,踏着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石块铺就的路,七拐八拐,我很快迷失了方向,走得一点儿也不轻松。女孩儿拉着我们的行李箱,在小石块儿路上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我嘴上没有说,心里实在心疼那行李箱:万一拉坏了怎么办?女孩似乎看出了我的担心,轻松地说:“没事儿!我们都是这样拉。”

终于来到那家客栈。本想客栈门前会有一片能够停小车那么大的场地,岂知,这是小石子上铺着几块大石块的一片地方。我忘记了,导游曾经告诉我,丽江古城禁止任何机动车辆进入。我们大步跨着大石块,进入客栈小院。

这是一间家庭客栈,房主人不在这儿住,经营客栈的老板是一位东北人,年轻小伙儿,接我们的女孩儿也是东北人。院子里也是凹凸不平的花式地砖。后来才知道,整个古城区几乎都是这样的民宿式客栈。门前和院子里的路,是客栈老板按照自己的风格设计的,尽显了年轻人的爱好和特质。这是我的外甥女帮我们订购的,她没有想到我俩是老年人,怎适应这坑坑洼洼的路?

来丽江就是玩儿的,稍事休息,我们就出了门。记住了导游和客栈女孩儿的话,我在小本子上写下了这个客栈名和街区名。可是,出了门儿不多远,我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了。这个古城真是迷宫一样,几乎一样的道路,小而短,而且几乎没有一条直南直北或直东直西的路,都弯弯曲曲的,一条连着一条。房子也几乎一样的门脸儿,古色古香。我试图买一张丽江古城地图,却没有卖的,尽管有地图我们也不一定看得懂。

没关系,俗话说,鼻子下面就是路。不知道就问,而且许多路口都有导游志愿者为游客指路。

我俩沿着小石块路漫无目的地往前走,很快,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从哪儿出来的,记不住拐了几个弯儿了。管它去!我俩忘记了返回的事儿,沿着小街巷,专注于两旁一家连着一家的民宿客栈、袖珍家庭商店和特色商店、前店后坊的家庭作坊等等。走着,这里居然还有乐手专门为食客演奏的酒吧,或者叫餐馆,就像我在欧洲看到的那样。这一家,乐手正在为食客演奏,乐器和曲目都是西式的,听不懂,只是觉着怪有意思,我俩不觉停下脚步。这样站着,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感觉腿有些累了,继续往前逛。又走了些街巷,感觉饿了,随意买些可以拿着吃的食物,像年轻人一样,边走边吃,好不惬意!

切不要以为在丽江旅行只是穿越丽江古城的小街小巷,我们穿越的更多的是丽江的纳西族历史。丽江是纳西族人集中聚居的地方,这里每一条街巷的墙上,每一家民宿客栈和住户的门口,都有雅致的楹联、古训、警语等,而这些,又都是历经了不短的岁月,甚至古城的每一座房屋,都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那一座叫做“木府”的大院内,就隐藏着纳西民族的奋斗史、创造史、文明史,听着导游的介绍,游客们不时地鼓掌点赞。在那里,与同是前往旅游的一对德国夫妇交流,虽然有语言障碍,但从他们不时伸出的大拇指可以看出,他们也是对纳西民族敬意满满。

现在,行走在丽江古城,面对着那一座座精细的雕梁画栋,盛开在深宅大院里和小街巷里的姹紫嫣红的鲜花,更加佩服纳西族同胞的奋斗和创造精神,佩服他们的厚重文化和爱美之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3 21:59:51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19:53:44 | 查看全部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回帖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