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03|回复: 2

学习铺就成才路—--记 “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 大冶有色公司动力厂110kv总降压站

发表于 2008-1-21 16:43: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学习铺就成才路
—记 “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 大冶有色公司动力厂110kv总降压站

   “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公司明星班组”、“设备创优样板机台”、“消防安全标准化部位”、“动力厂学习型先进班组”……一个仅有十几名职工的班组获得如此多的殊荣,笔者带着好奇与疑惑,元月15日走进位于“三楚铜都”的湖北省黄石市大冶有色公司动力厂供电车间110kv总降压站。
    从站长杜初民的口中道出成功的奥秘:“总降压站作为公司的‘电力供应中枢’,承担着冶化生产及黄石市下陆地区10余万居民生活生产用电的输送使命。近年来,我们始终把职工的学习、培训放在全站工作的突出位置,努力创造多种形式的学习平台。我站众多荣誉的取得,得益于在‘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中所做的努力。”

理念创新  激发学习热情
    走进总站大楼,一张载满总站人真挚笑脸的“全家福”映入眼帘,照片下写着: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幸福。楼道里,板报上随处可见学习与创新的格言警句:学习型班组有作为,知识型职工有力量;学习理念:学习开启智慧,知识成就未来;人才理念……随意找一名员工了解岗位工人是否有必要再学习?都会得到一致的回答:很有必要。可是在过去,能认识到学习重要性的人却寥寥无几。
“搞这些形式主义干啥?‘创争’活动能给我们生产工作带来啥帮助?”值班员小刘翻着厂部 “创争”活动的宣传资料,嘴里小声地嘀咕着。旁边几名职工也不时发两句牢骚:“你说这不是浪费咱们的工作时间么?只要完成好岗位任务,学这些书本理论又有什么用?”站长杜初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创争”活动是一项全员参与、协力共进的系统工程,认识不到位,观念不变革,氛围不起来,活动就达不到效果。于是站里利用班组学习会、班前会和政治学习的机会重点讨论怎样学习的问题,并把“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职工”的工作要求与总站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通过讲道理,摆事实,引导职工把学习与工作顺心与否、生活开心与否、家庭幸福与否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同时在车间、班组门前的橱窗、大厅、过道和楼梯间都悬挂上学习与创新的格言警句、名人名言,让站内营造出浓郁的“创争”氛围。这样一来,员工从观念到行动逐渐发生转变:自觉学习业务的多了,申请专业培训的多了,交流实践经验和体会的也多了,班中闲聊和扯皮的明显减少了。如今一有空闲,员工就拿起业务书籍仔细研读琢磨。一次,配电盘上的一个二次回路故障把小刘给难住了,反复检查也没能找出故障原因。就在他皱眉苦想时,站长走了过来,耐心细致地给小刘讲解二次回路故障的检查排除方法。听了站长的讲解,结合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小刘恍然大悟,按照方法处理了故障后,赶紧将二次回路故障原因、检查及处理方法抄到笔记本上。

机制创新   增进学习效果
    笔者一直好奇:究竟是怎样一名站长,带领团队走出厂门,跻身“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的行列?他来自偏远的山村,只有初中文化,却是“省劳动奖章”获得者,还屡获厂、公司劳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听过无数次关于站长杜初民的故事,却始终不识“庐山真面目”。
踏进总降压站主控制室,见到久闻大名的站长杜初民。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传奇中的站长:约莫40岁的年龄,中等个子,瘦削的脸颊,一双眼睛却格外有神,从眼中似乎透出一种睿智和坚毅。杜站长热情地介绍了总站的运行概况。在杜站长的带领下,我们走进总站的学习室,室内的图书角上摆放着各式证书及80多册专业书籍。最引人注目的是几本已经翻得有些发旧的自编书籍,书中各个角落里都记满了笔记。封面上面醒目地写着:主编杜初民。
    “这本书是怎么编成的啊?”笔者好奇地问。
    杜初民笑着谈起了几本资料的编写经历。一次他带领值班员进行倒闸操作时,发现操作隔离开关时十分费力且伴有异常的声响。他立即仔细检查各个部件,发现是上隔离开关主轴与其连杆拐臂之间的定位销松脱,他当即带领值班员及时抢修。这次设备隐患的及时排除,避免了一起设备事故的发生,杜初民突然意识到:何不把每次巡检操作过程中经常遇见的故障写出来编制成册呢?这对员工来说不仅实用易懂,而且针对性强,查找起来也很方便。他当即把这次设备故障发生的时间、现象、原因、判断方法及处理步骤详细记录下来。自此以后,一遇常见或复杂故障,杜初名马上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抄本记录下来,下班后他抱着借来的电气专业书籍图纸仔细研读,碰到经典案例就记下读书笔记……两年下来杜初民积累了厚厚的一摞常见故障处理实例,编成《怎样查找二次回路故障》、《总降二次回路电缆走向方框图》、《少油断路器拐臂渗漏油的简易处理方法》等技术指南,成为员工工作中的“好参谋”。

实践创新    提升团队素质
        2007年6月,总降压站接到主变压器扩容改造任务。该工程是公司的重点项目,直接关系到冶化生产需要及下陆地区10余万居民的生活供用电。主变压器改造二次原理图及整个施工方案均要求该站在短期内自主完成。副站长周峰接到指令后,及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抽调技术力量组成施工队伍赶赴现场,投入到变压器二次安装调试工作中。施工中,电缆穿越的夹层洞口十分狭窄,铁锹无法使用。周峰带头蜷在地上,用手一捧捧地将洞内泥沙清出。六月的天气酷暑难当,他头顶炎炎烈日,工作服早已湿透,职工看到他手上的皮磨破了,想替换他休息一下,他说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坚持与大家一道把任务完成。
    开工以来,女工鲁卫红、杨红稳、叶丹和同事一起配合站长进行线路改造、画图、调试……连续半个月。白班她们总是晚走几个小时,中班早到几个小时,每天的睡眠不超过6小时,一心扑在工程上。
    “那段时间一定很辛苦吧?”笔者向叶丹询问道。
“那段时间大家一心想着完成任务,人人鼓足了干劲,累了就坐下来小息一会,渴了就喝一口水,又继续投入紧张的施工中,累是累点,可过得很充实。看着工程如期完成,我们心里都很高兴。”她笑盈盈的答道。
   “那孩子谁来照顾啊?”
“我和丈夫都是倒班制,那段日子实在太忙了,只好把孩子送到父母那里。”她有些愧疚地说:“几天没见小家伙,还真想她呢。”
    “这么辛苦,真不容易啊!”
    “我也不算是最突出的,比我干得好的还多着呢。”她谦虚的答道。

“创争”活动 硕果累累
   近些年来,该站QC小组围绕110千伏组合电器液压机构频繁打压及真空开关检修调试两大课题,开展技术攻关活动。通过拓展创造性思维,反复对比,反复实践,取得成功。其中110千伏组合电器液压机构频繁打压课题的攻克,解决了困扰站内多年的技术难题。该站员工自主完成小电流接地系统和两台主变进线由3000安增容到4000安的改造,改进了纵差回路的不完整性等多项革新,使设备的功能更加完善。两年来,完成重大技术革新、改造项目7项。
   如今,该站职工排除电气故障设备一般不超过20分钟,4小时可完成三相油开关检修调试任务;6-8小时完成一般配电柜小线安装工作;多名职工能蒙住眼睛轻松自如地拆装油开关。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目前该站高级工16人,技师1人,高级技术工人占职工总数的90%;厂级技术能手由过去的2人增加到现在的5人;有2人通过自修取得本科学历。
   “创争”活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才会紧跟时代步伐,否则就只有被日益发展的科技所淘汰”已成为110KV总降压站职工的共识。他们将朝着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 “精一门、会二门、懂三门”的新型职工队伍方向努力。

邮编:435005   联系人:蔡慧 王克娇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新下陆大冶有色公司动力厂宣传部
电话:0714-53925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21:43:06 | 查看全部
抢个沙发,好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8:08:1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