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5|回复: 0

多维度深化反窃电智能应用

发表于 2019-10-25 17:08: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多维度深化反窃电智能应用
薛城客服分中心计量班

实施背景
台区线损是班组管理的关键,也是企业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窃电因素是造成台区高损的主要原因。以往的反窃电检查以地毯式排查为主,如何提高反窃电工作效率,快速定位窃电点,准确消除高负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生命体”班组的核心优势是“大数据+互联网+移动终端”智能作业模式和“大平台+小前端”班组组织形态。薛城客服分中心计量班在开展“生命体”班组建设探索、实践过程中,结合专业工作实际,就反窃电方面组织开展了“多维度深化反窃电智能应用”实践活动。
一、总体思路
针对班组反窃电工作中存在的“线损异常无法有效消除”、“反窃电业务掌握不全““现场排查效率不高”等问题,组织开展“多维度打造反窃电智能分析平台”实践活动,通过五步工作法,提高反窃电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建设智能反窃电实训基地,为提升班组员工综合反窃电能力提供有力平台。通过“大平台+小前端”的移动作业终端应用提升现场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从而达到快速提高台区线损合格率、降低综合线损率的目的,为公司降损增效做出班组贡献。
二、主要做法
1. “五步法”精准清除窃电嫌疑。针对“线损异常无法有效消除”的难题,班组通过总结近几年线损治理的经验,总结出线损核查五步工作法,即一判、二对、三查、四测、五跟。一“判”,指的是系统研判,是指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等系统、一体化线损管理系统对台区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初步判断线损异常成因;二“对”,指的是档案核对,即通过核对户变关系、CT倍率、临时用电等特殊用电计量不规范的问题,逐项销号;三“查”,指的是对变压器、线路、计量装置等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对加封加锁、擅自接电、计量接线的情况进行检查。四“测”,当通过系统或者现场检查定位可疑用户后,对其现场的电压、电流进行测量,以便准确排查问题,消除窃电。五“跟”,即效果跟踪,跟踪核查台区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处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降损效果。
2. “四位一体”建设智能反窃电实训基地。窃电手段由传统的短接逐渐变得智能化、隐蔽化,针对班组员工“反窃电业务掌握不全“的难点,班组通过收集查处的典型窃电案例,将大多数窃电形式以上墙的形式进行展示,并将每种窃电案例的表现形式、查处方法和处罚方式通过展示墙进行详细的说明,帮助员工迅速掌握反窃电全过程所需技能。同时开发了仿真培训、实训操作和误差系数校验三个功能区域,集反窃电技能培训、技术研发、窃电设备鉴定为一体,实现“教、学、竞、研”的多方位培训和创新研发功能。
3. “三改进”提升现场反窃电作业效率。以往的反窃电检查时需由2-3人打印纸质台账逐户核对,同时要携带梯子、仪器、工具箱等,体力消耗较大,造成现场排查效率不高,现场检查无有效记录手段,易造成“有理说不清”的状况。班组通过三方面的改进措施,提升现场工作效率。一是研制台区反窃电联合检查工具箱,将工器具集成于推拉梯上,只需一人托运,极大的节约了人力成本。二是用移动作业终端代替纸质版台账,只需用终端扫码即得用户表计全部信息,同时可开展台箱变关系核查,表箱定位,客户信息更新等业务,做到一次到现场,解决全部问题。三是现场检查使用行为记录仪、安全管控平台监控视频,规范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行为,保证企业利益不受损失。
三、主要成效
1. 降损增效成果显著。实施一年来,班组低压综合线损率创新低由年初的4.11%降低至3.08%,每月增售电量15.63万KWH,增收电费约10.2万元。台区同期线损管理规范率指标由年初的99.12%提升至99.74%,接近最优值水平。今年以来,共查处窃电39户,追回损失16.3万元。
2. 提升了班组智能作业水平。通过系统数据综合分析,筛选嫌疑窃电用户,运用移动作业终端开展现场核查的作业方式的大量应用,促进了人机交互的不断深入,通过系统判别定点后现场查处窃电成功率已达到70%,加快了班组向“大数据+互联网+移动终端”智能作业模式的转变。
3. 促进了班组员工的全面发展。在智能反窃电实训方面,共开展“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窃电典型案例讲解”等大讲堂活动30余场,班组年轻员工借助该平台迅速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员工的自我价值提升提供条件,从而实现整个班组自我价值的提升。在智能反窃电创新方面,集合营销专业高精尖技术人员组成创新领军团队,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形成了专利成果2项,侦破高科技窃电4个,发表相关论文6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