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茂名石化 陈荣辉
渐入深秋,白天夜间温差大,气温比平日下降了不少,家里老人和孩子齐齐患上感冒,时不时发现几声咳嗽声,听得心里那个疼啊!
我赶紧冲到阳台找帮手,我养了几年的鱼腥草,有它在,我放心多了!
我偏爱的鱼腥草有很多名字,蕺菜、折耳根、猪鼻孔、狗儿菜、肺形菜、九节莲等。据说,当年越国闹饥荒,勾践遍尝野草,发现有一种草散发着鱼腥味,便取名鱼腥草。它为当年越国度过饥荒作出了很大贡献,大家先称之为“饥菜”,后以文绉绉的“蕺菜”称之。
从前不知鱼腥草的药之味。是在朋友家吃的,间杂着一截截寸长的煮烂的梗状物,氤氲着一阵阵鱼腥味。尝一口,舌尖也有浓浓的鱼腥味,汤中却不见一丝油星或鱼肉末。多尝几口,竟喜欢上了那种腥香。知道它的药之味来源于孩子的久咳不愈和一位老中医的介绍。
一个清晨,挖了它的根细察,碧白,粉嫩,像婴儿的手,似乎在向年轻的父亲求救呢。
漆黑的夜色中,折一株鱼腥草放进猪肉汤里煮滚,说来也奇,就这一碗散发着浓浓的鱼腥味,一大碗喝下去,老人和孩子的感冒和咳嗽全都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