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8 08:13:17
|
查看全部
非洲腾飞迎重大机遇 打造跨区跨洲“电力高速公路”
本次大会聚焦中非能源电力合作和非洲能源互联网发展,致力于推动“中国倡议”落地非洲,为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动力。
据统计,来自30余个非洲国家的200多位非洲嘉宾来华参会,覆盖东非、中非、西非、北非、南非五大非洲地区,其中包括埃及、几内亚、刚果(布)、布基纳法索、塞拉利昂、尼日尔、利比里亚、加纳等10余国能源相关部门负责人,阿尔及利亚、布隆迪、塞内加尔等国驻华大使,冈比亚河流域开发组织、非电协及非洲五大电力池等非洲区域组织主要负责人,突尼斯、毛里塔尼亚、马里、科特迪瓦、苏丹、中非、马拉维、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等非洲国家能源电力企业高层,部长、高管及机构负责人占比超过50%,会议整体规模和层级在中非能源电力领域尚属首次。
11月4日至5日,参加大会的非洲嘉宾在上海、湖北宜昌参观考察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和三峡工程。
7日上午,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将发布《刚果河水电开发与外送研究》《非洲能源互联网研究》《非洲“电-矿-冶-工-贸”联动发展新模式》3项重要报告,为非洲清洁能源开发外送、电网互联互通提供切实可行的项目研究支撑和系统解决方案。
7日下午,大会将组织5场非洲能源互联网主题论坛,围绕投融资、清洁能源开发、区域一体化、“电-矿-冶-工-贸”联动发展、电力普及、就业与经济繁荣等多角度展开交流讨论。
大会提出,非洲能源互联网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非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将为非洲经济腾飞和中非合作带来重大机遇。
数据显示,当前非洲人均年用电量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8%,平均电价高达每千瓦时14美分,还有近一半人口用不上电,制约着非洲经济社会发展。从资源禀赋看,非洲化石能源已探明储量仅占全球的3.4%,而水能、太阳能、风能总技术可开发量达734万亿千瓦时/年,占全球的39%。
刘振亚强调,解决非洲能源问题,必须走清洁发展道路,核心是建设非洲能源互联网,加快大型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基地和各类分布式电源开发,加强各国电网建设和跨国跨洲互联,打造覆盖全非洲的“电力高速公路”。
“建设非洲能源互联网,关键要发挥刚果河水电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刘振亚说,刚果河下游水能资源极为丰富,金沙萨至入海口河段装机规模和年发电量可达1.1亿千瓦、7000亿千瓦时,分别相当于5个、7个中国三峡电站。统筹开发大英加、皮奥卡、马塔迪三个梯级电站,在满足本国和中部非洲用电需求基础上,通过11回特高压直流通道送往西非、北非、东非和南部非洲,将让清洁电力惠及全非洲。
近年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积极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在深入研究非洲资源禀赋、电力供需、经济社会等情况的基础上,发布了非洲能源互联网研究报告,创新提出“电-矿-冶-工-贸”联动发展新模式,倡建非洲能源互联网可持续发展联盟,为深化中非合作、促进非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得到非洲多国积极响应和支持。
据了解,“电-矿-冶-工-贸”联动发展新模式,即整合非洲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打造电力、采矿、冶金、工业、贸易协同发展的产业链,以充足经济的清洁电力保障矿山、冶金基地、各类工业园建设和生产,推动贸易出口由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形成“投资-开发-生产-出口-再投资”良性循环。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几内亚共和国政府共同倡议成立非洲能源互联网可持续发展联盟。联盟以推动非洲清洁化、工业化、电气化和一体化为宗旨,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搭建政策对接、资源整合、资金筹措、项目实施的合作平台,对于增进中非交流对话、发挥协同优势共建“一带一路”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80多个国际知名企业、机构申请加入联盟。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是中国在能源领域发起成立的首个国际组织,目前会员总数达756家,遍及五大洲106个国家,与有关国家政府、企业、机构、高校等签署了42项合作协议和备忘录,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智库、金融和装备4个行业联盟,面向全球发布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已成为能源电力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在全球能源治理和国际多边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