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11 09:00:41
|
查看全部
当代艺术、互联网技术等融入古镇
相声、马戏、木偶巡游、行为艺术、木偶剧、开放式互动、装置艺术、传统表演技艺、当代前卫戏剧、多媒体科技影像……戏剧节期间,1800多场嘉年华在乌镇街头上演,游客和各种形式的艺术不期而遇,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乌镇以文化破题。1999年,乌镇一期开发首推东栅片区,尽力保护古镇的原真性。从2003年开始,乌镇西栅着眼于建设保护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休闲古镇”,完成了从观光小镇到休闲小镇的转型。2012年,乌镇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然而,在乌镇景区总规划师、乌镇戏剧节发起人陈向宏看来,乌镇还少点什么。少什么呢?演员黄磊一语中的,少文化的魂。举办国际戏剧节的想法由此产生。
各地打造旅游小镇之时,乌镇率先提出建设文化小镇。陈向宏说,从旅游的角度说,中国的旅游进入了拐点,现在年轻人不再只是冲着看一个景点而去,而是希望感受当地的自然风貌、文化和风土人情。乌镇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把文化的多样性提供给游客很重要。
乌镇向深层次挖掘和培养文化转变。2013年,首届乌镇戏剧节举办。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闭幕,乌镇也被指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2016年,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举办。戏剧、当代艺术、传统手工技艺、互联网技术等融入了乌镇,升级更新了文化产业链条,给游客深入立体的文化体验。陈向宏说,现在乌镇有戏剧节,有当代艺术展,有互联网大会,乌镇不仅仅是江南小镇的小桥流水,而是变得更有内容。
戏剧节提升了乌镇的文化内涵,品牌效应已经形成。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满新颖说,乌镇模式不仅拉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愿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