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姚青敏
近日,同学老李乔迁新居,邀请我们几个好友参观。我们去了,纷纷道喜:“祝贺你第四次换房!”
老李工作25年来,房子从小变大,周围的自然环境也越换越好。
然而,说起房子,如今已两鬓斑白的老李却说:“我还是怀念结婚时居住的两间单身宿舍。”
那是30年前的事,老李和相恋3年的女友领了结婚证,单位领导经过研究,把筒子楼里的两间宿舍腾出来,作为老李的婚房。其中,一间宿舍被改造成了卧室和厨房:在屋子中央拉一幅窗帘,帘子一侧是卧室,另外一侧是厨房。
刚毕业的我们除了百十元的工资,什么都没有,几个人商量后,对老李说,你厨房的用品我们几个包了,于是我们6个人你买蒸锅、他买炒锅、她买碗,同时老李从父母家搬回一个液化气炉子,我们再把单位会议室淘汰的桌椅修理一下搬来当餐桌。
这间屋子名义上是老李的,但我们5个也有钥匙。它,成了我们这些单身汉的聚餐地。每天中午吃饭时间,我们每个人从食堂打一个菜回来,端到屋里一起吃。大伙儿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天。今天干了什么活儿,学了哪些技术,谁看上了邻队的女孩等,都是我们的谈资。我们说说笑笑,很快一桌菜盘子就见了底。谁下班晚了,回来时饭菜凉了,老李的媳妇会去热一热。
周末结束,我们从家里回来时,有人带回几根香肠,有人带回一袋包子。所有食物,都被我们一股脑塞进厨房的冰箱里,谁饿了谁拿来吃,不分你的我的。
第二年冬天,老李的媳妇怀孕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媳妇成了我们大家共同的重点保护对象,谁有好吃的马上送去。
那段时间,老李单位有检查验收任务,身为站长的他,时常忙得好几天都住在站里。我们大伙儿轮流扛起照顾他媳妇的任务。
老李的孩子出生之后,大伙儿还是在他家厨房里一起吃饭,直到我们陆续各自成家,一个个从筒子楼里搬出去。
不只是老李,我们大伙儿想起那几年住在筒子楼里在一个厨房吃饭的往事,都很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