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20 07:11:19
|
查看全部
二、充分认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求我们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理解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准确把握推进这项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从产业发展趋势看,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进入深入调整阶段,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方兴未艾,出现生态化、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及多业态融合的趋势。如何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应对新的挑战,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共同课题。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产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困难增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瓶颈亟待突破。面对产业革命发展大趋势,必须加快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推动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这既需要尖端技术和先进设备,更要有一大批能把蓝图变为现实的能工巧匠。据统计,我国产业工人有2亿左右,近八成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他们身处生产制造领域最前沿,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才能使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01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全体学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会,表达了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的决心。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学员们回信,勉励他们珍惜荣誉、努力学习,继续拼搏、再创佳绩。图为2019年4月23日,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代表合影。 工人日报记者 杨登峰/摄
从产业工人队伍自身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发生深刻变化。“80后”“90后”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以高学历高职称高收入为特征的“三高”群体和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就业的“三新”群体并存,他们在收入分配、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呈现日益多样化、差异化的新特征,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追求生存权益向追求发展权益转变,从追求物质权益向追求民主权利、精神权益转变,从利益诉求一体化、同质化向差异化、多元化转变。与此同时,也存在技能素质总体不高、结构不合理、技术工人总量不足、劳动生产率不高等问题。当前,我国技术工人求人倍率超过1.5:1,高技能工人高达2:1,高端技术工人需求缺口一直居高不下。在全国7.7亿就业人员中,技术工人占比约为20%,远低于德国等发达国家技术工人占比超过80%的水平;我国高技能人才只占就业人员约6%,远低于日本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高级技工占比50%的水平,非公企业、小微企业的技术工人更是严重匮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之间协调衔接不够,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不畅,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等,迫切需要通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以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