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11月20日,在采油区附近一处庄家地的变压器装置区,中原油田供电服务中心转岗女工王卫青正在和外来施工队“较真”5厘米的电缆埋地深度。
王卫青,女,党员,51岁,今年6月份,在油田“四供一业”电力移交后,后勤人员凸显“超载”情况下,带头由机关一名会计人员转岗到一线工程监管岗位。
起初,突然改变几十年的工作环境和熟悉的业务去适应新的岗位,对即将退休的王卫青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在填写报名表之前,她也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那时每天上班一抬头看见的就是,张贴在办公室墙上的企业文化内容,尤其是“与企业共生存同发展”几个字格外“热眼”。中心外部市场和一线供电项目部工作开展的热火朝天、前景喜人,唯一不足就是人手太少。
“作为一名老大姐、老党员在关键时候不能为企业分忧,和带孩子的年轻人争抢后勤岗位,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大河没水小河干,企业没有发展力,个人幸福的小日子也就失去了根基。”在中心形势任务宣讲组的引导下,王卫青的思想开始一点点转变,最后,一跺脚,就报了名,转岗去一线上班。
在上交了申请去一线的报名表后,王卫青内心不由又有些犹豫,一线缺的是技术力量,而自己近30多年来干的都是会计岗位。50多岁的人了,重新学习技术,能行吗?学不会怎么办?王卫青心里压力山大。
开弓没有回头箭。不久,王卫青被分配到了中心一线濮城供电项目部工程监管岗位。第一个星期,她心里焦灼不安。首先,放眼四周都是小村庄,没有了总部基地的繁华热闹,并且上下班路途较远,中午也不能回家吃饭等一系列生活不方便的问题接踵而来。其次,各类陌生的施工规程、规章、数据等,对王卫青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那么多在一线工作了几十年的员工都能通过苦干实干坚守下来,自己为什么不能呢?再说了,现在一线的住宿、吃饭都是公寓化管理,办公条件也是信息化。想到这些,王卫青又有了十足在一线干出个样子来的劲头。
随着时间一天天推移,在和项目部同事们同吃、同住、同工作中,王卫青慢慢发现这里有一群勤劳、朴实、上进的兄弟姐妹,深切感受到了中心倡导的“一家人”理念暖暖的现实温度。
本以为,像她这种年龄,到了一线帮同事们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直到退休,这样过也不错!最初,王卫青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
直到有一天,在王卫青慢悠悠地把卫生间清理的干干净净,满怀期待领导和同事们点赞时。刘建刚主任却朝她大发脾气:“现在单位人这么少,你负责的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掌握了多少,你能准确无误把每条标准应用在具体施工管理中吗?不熟练掌握标准怎么监管好施工队伍?好好想想你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面对刘建刚一连串严厉的质问,王卫青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心里又气又委屈。自己这么大岁数了,干的可是新岗位,心里也很不服气,想着一定要争口气!
之后,王卫青给自己制定了每日的学习计划。濮城供电项目部管辖的120多个联合站、150多千米的高压线路上设备、线路的熟记对她来说是个挑战。刚开始,很多施工现场去过一次后,下次再去的时候就会迷路、找不到。在农村广阔的玉米地,每个计量站的形状都差不多,每条小路的“模样”几乎都一样,真是分不清每个施工地点的位置。怎么办呢?在强烈的自尊心、好强心驱使下,王卫青决定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她积极向许多同事请教,逐渐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地点记忆法”。每到一个施工地点就发一个定位,然后存在一个手机文件夹里,上百个工作点她都做了详细的定位记录,就这样,凡是去过的地方,她都能靠导航快速、准确找到。在每次准确说出具体施工位置时,王卫青都会有一种幸福的成就感!
只要想办法,就一定有办法。王卫青采取了“现场印象记忆法”,把每一条标准都找到了现实依据。凭借现实图像记忆,对她这样年龄的人来说是不错的好办法。对不懂的问题,王卫青及时虚心向同事们请教,逐渐熟悉了施工标准、规范,且对项目部所管辖的电气设备、设施、技术标准及运行参数,都有了进一步了解,虽然每天跑施工现场、整理资料很累,但是每天都能学到新知识,她还养成了每天记施工日志的习惯,每一个施工项目的顺利结束、验收合格,都让她感到兴奋。
今年7月的一天,气温高达37摄氏度,王卫青首次参加巡线工作,线路杆基大多都在庄稼地里,巡线时即要防止被刚割完麦子留下的麦秸茬子扎伤,防止踩踏到刚长出来的玉米苗上,还要检查头顶的线路有无问题,在这样的两难条件下,她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完了5千米的巡线路,浑然不知汗水湿透了全身。在一次次的巡线中,王卫青逐步了解了巡线知识和相关标准,电杆有无裂纹、电杆基础是否牢固、转角拉线有无松动、横担有无歪斜、绝缘子有无污损和裂痕、防震锤有无松动脱落……一点一滴的积累,让王卫青逐渐找到了成就感,慢慢对新岗位着了迷。
往常在塑胶体育场上走10多千米她都会累得气喘吁吁,现在和同事们走完10多千米的巡线路程,她却一点都感觉不到累,还把巡线当成了全新的身体锻炼方式。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王卫青出色的业绩表现不断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夸奖和肯定,也更坚定了她扎根前线,干好本职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中原油田 曾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