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记得小时候,在姥姥家的窗台上总是堆放着十几本小人书,每当吃饭前或吃饭后,我和舅舅爬在炕头上认真地去看,有时看得入神连饭都顾不上吃。为此,吃饭前我姥姥就把小人书藏起来,等吃完饭再拿出来让我们看。
《鸡毛信》和《小兵张嘎》这两本书,我看了好几十遍,看得连书皮和书尾都没有了。故事情节从头到尾都能背得滚瓜烂熟,一个章节都不会忘记。《鸡毛信》说的是华北抗日根据地有一对赵姓父子,爸爸是民兵中队长,儿子海娃是儿童团长。有一天,爸爸得到一份日本鬼子进山抢粮食的消息后,便让儿子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山王庄村的八路军指挥部。小小年纪的海娃,还是个十二岁的孩子,他一边放羊,一边把鸡毛信藏在自己的怀里,生怕丢掉,在拐过一个山头后,他万万没有想到半路上遇到了日伪军。这时候,他想到了鸡毛信,这该咋办呀,他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一会儿,他把鸡毛信藏在石头缝里,又怕石头缝多,认不出地方,一会又藏在裤袋里,又怕鬼子搜身让鬼子拿去,急的海娃满身出汗。最后他灵机一动,撕下布条把鸡毛信捆在一只老绵羊的尾巴下面。心狠手辣的日伪军看见羊群,想吃烤羊肉,于是几个日伪军便伸手去抓羊,这可急坏了海娃,万一藏有鸡毛信的羊被抓去,那就坏了。就在这时,他想起了口哨,他狠力一吹,羊群立马转身,跟着海娃向着山下跑去,但是没跑多远,还是被鬼子抓了回来。到了晚上,海娃又冷又饿,精疲力尽,鬼子杀了好几只羊,围着火堆吃着羊肉,他把老绵羊搂在羊群堆里睡着了。天亮以后,鬼子让海娃给带路,海娃走在鬼子的前边,走着走着,山路上出现两条路,一条小路,一条羊道,他把羊赶上了羊道,鬼子和伪军在后边吆喝,“走错了”,海娃放开嗓子说“没错,我走过”,羊道越来越陡峭,越来越不好走,鬼子远远落在后面,突然,峁上响起了枪声,海娃听到了这是自己人的枪声,他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他拼命地向峁上爬去,忽然他尖叫一声,晕倒在烂草堆里。等海娃苏醒后,他看见张连长和几个八路军围在他身边,连忙说“鸡毛信”,张连长笑笑说:“多亏了你这个小英雄送的鸡毛信,我们炸了敌人的炮楼,消灭了好多日伪军,打了大胜仗。”
《小兵张嘎》和《小英雄雨来》说的也是华北抗日根据地小英雄足智多谋打击日本鬼子的故事。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又看了很多小人书,《镜泊英雄》、《战斗的青春》、《大雁山》、《敌后武工队》、《烈火金钢》等。课余时间又读了很多历史书籍,通过看电影和看抗战小说,对抗日战争的历史有了系统深刻的了解。
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大街上有了摆小人书的书摊,一毛钱可以看五本。人们茶余饭后就到热闹的县城中心,花上几毛钱可以看好几十本,既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又了解了许多历史事件,特别是对抗战历史更有了深刻的了解。像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忻口战役、台儿庄战役,以及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伟大的抗日战争,是八路军、新四军和一切抗日队伍,以及全体军民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胜利结果。
今天,回忆过去看过的抗战小人书、电影、历史书籍,更加深切缅怀抛头颅、洒热血的无数先烈,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奋发图强,勤奋工作,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