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25 15:40:43
|
查看全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要深刻领会其理论意蕴和实践指向,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
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也是其区别于形而上学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历史领域也不例外。马克思曾经形象地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正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实现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因此,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这种理论品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革命的理论。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要改变世界,打破旧有的社会秩序,就势必遇到各种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保守势力的阻碍甚至疯狂反扑。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还是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壮大的过程,都充满了斗争的艰辛。正如恩格斯所评价的,“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只有深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和斗争精神,才能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我们当下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这就要求我们清醒认识到,矛盾普遍存在、斗争就在身边,要随时保持“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随时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这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的基本观点的当代阐释,也是指引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遵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