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1|回复: 0

潘美儿:最美青春献给“麻风村”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邹倜然 通讯员 余思衍

发表于 2019-11-26 18:41: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在浙江德清县上柏金车山脚下一个偏僻山坳里,坐落着我国最早的麻风病院之一——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1996年,心怀济世救人梦想的潘美儿,从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这里,一干就是23年。

  这23年,是与麻风病人朝夕相处的23年。

  潘美儿以精湛的医技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协助医生治愈150多名身患麻风杆菌的病人,让这些被病魔折磨痛苦至极的患者,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她倡导的直接和患者肌肤接触护理,使“麻风村”成为我国麻风歧视干预理论的发源地。她用自己的宝贵青春,诠释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白衣天使精神。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20世纪初,我国有50万麻风病人。作为最早的麻风病院之一,上柏住院部里现有61位老人,其中一二级残疾37人,三四级残疾24人,平均年龄73岁左右,平均居住时间40多年。

  上柏住院部环境幽静、古树参天,几乎与外界没有往来。潘美儿的工作就是照顾麻风病休养员。

  “刚靠近病房就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我只觉得反胃恶心,赶紧下意识地捂住鼻子。后来才知道,那是麻风溃疡散发出来的气味。”潘美儿如此回忆第一次巡查病房时的经历,“坦白说,当时走进病房我很害怕,因为病人的身体大多是残缺的,很多人五官都不全。”

  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潘美儿心里不是没有退缩过。但她被护理前辈们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感染,也被麻风病人饱受病魔折磨的悲惨遭遇打动。她选择了留下,并主动申请去风险最高的现症病人区承担护理工作。

  “她从不把我们当外人,对我们总是既热情又细心,比亲人还亲。”麻风休养员们从不叫潘美儿“护士长”,而是亲昵地叫她“阿美”。

  潘美儿影响、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护士。2006年,上柏住院部接收了来自全省各地的48名麻风休养员。年轻的护士们在护士长的带动下,渐渐克服了畏惧心理,主动给病人清洗伤口,帮助病人做功能锻炼。晚上,潘美儿住在医院值夜,年轻的护士们也开始把上柏住院部当作自己的家,把麻风病患者看成自己的亲人,自觉轮流陪伴患者聊天、帮他们换洗衣物、和他们同吃同住。这些新潮时尚的年轻护士,也把最好的青春献给了几乎与世隔绝的麻风病村。

  刚从学校出来,潘美儿只有中专学历,但她从没有放弃对自身素养的提升以及学术科研的追求。工作之余,她参加了自考,并获得本科学历。特殊的临床实践,又让她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麻风病人的心理研究》《麻风溃疡综合治疗》等多篇高质量论文在国内外麻风病权威杂志上发表。其中,《麻风溃疡综合治疗研究》还在国际麻风大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

  很多麻风病人受到歧视后很容易悲观绝望,甚至厌世。潘美儿从心底里把麻风病人当亲人看待,用实际行动温暖他们的身心。她与护士们时常和病人一起聊天,让他们感到被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们有什么烦心事、解决不了的难题也爱向潘美儿诉说。“心理医疗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立的,如今,潘美儿所在团队开展的心理咨询服务项目,成果被中国科协列为麻风病学科重大成果之一。

  2010年前,“麻风村”里还有最具有传染性的现症病人,现症病区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但潘美儿主动申请去这个区护理。如今,在潘美儿和她的同事合力下,现症病人已经全部治愈,现症病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