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95|回复: 1

小要礼让老 老要体谅小(民生观)

发表于 2019-11-28 08:38: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长者折枝”的好传统怎样才能延续下去?小要礼让老、老要体谅小

不久前,广州市越秀北路上,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要过马路,一辆小汽车没有踩一脚油门快冲过去,也没有按着喇叭催个不停,而是停下来,耐心地请老人慢慢走。老人走到路中间,转过身来,向车主深鞠了一躬。整个过程不过几秒时间,却充满了相互尊重的善意。

年轻人停车礼让,好!人上了年纪,难免腿脚不便,过马路不像年轻人那样利索。这位车主显然体谅到了老人家的不易,选择了礼让,这值得大家学习。人人都敬老,自家老人出去,咱也能放心不少;等咱们老了,有这样的尊老氛围,日子也会舒心很多。假如你能温柔待人,也会被世界温柔以待。

老人鞠躬致谢,赞!老人家没有把礼让自己看成是理所当然,毕竟是耽误了人家的时间,自己受了益,于是,不吝啬表达感谢。别看就这一个躬,对车主的善行就是一种肯定。人的行为往往受经历的影响,一点回音没有和收到积极反馈,对当事人的影响可能大不相同。我若是这位车主,下次遇见类似场景,一定还愿意再伸援手。

我们有敬老爱老的传统,提倡“为长者折枝”。这样的好传统,怎样才能延续下去?小要礼让老、老要体谅小,这样才好。

少敬老,关键在换位思考。衰老,意味着种种不便,意味着精力衰减,意味着对快节奏生活方式的种种不适应。出楼门慢慢腾腾,用手机各种不会,这都很正常。不要用不耐烦的心,更不能嘲笑、轻蔑。谁能永远生龙活虎啊?老人走路慢,别抢路,等几分钟,天塌不下来;他们碰到不懂不会的地方,咱们耐心给说说,又能费多大工夫呢?

老对少,有时须体谅思维。现在年轻人打拼事业也不容易,两代人之间对人对事的看法有些不同,这也正常,对子女,还是要多一份理解,少一些苛求。不关乎大是大非的话,各自尊重各自的生活方式是最好。在外头,需要帮忙、照顾时,年轻人如果一时“眼里没活”,也别着急上火,更别上去一通教训,好好说就是了;如果人家热心帮忙,尽量要表达感谢,让善意善行有个回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9 09:09:2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