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28 15:22:05
|
查看全部
翻译《三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为了正确翻译书中的科技术语和物理名词,刘宇昆不仅列出详细的汉英对照表,还找来许多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朋友解答技术性问题。作为将《三体》带入西方科幻界的关键人物,有评论称,“从为《三体》译出第一个英文字符开始,刘宇昆就代表着刘慈欣站在西方读者、科幻迷和文学评论家的面前”。
2014年11月,《三体》英文版由多次出版星云奖、雨果奖作品的美国托尔出版社推出,出乎意料地迅速获得了美国科幻迷的热烈响应,甚至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已故理论物理学家霍金、著名导演卡梅隆等人,都因此成为刘慈欣的粉丝。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球收藏图书馆数量达到了725家。
《纽约时报》以“《三体》为美国科幻小说迷换口味”为题刊发了书评,提出“目前美国的很多顶尖科幻小说作家摒弃传统的外星人入侵情节,更青睐反映现实世界的题材,诸如气候变化和性别转变之类”,评价《三体》“唤醒了中国的一个文学类型”;《华尔街日报》认为“三体问题其实也暗指了地球的环境危机”;一些美国科幻圈的资深评论家也纷纷为《三体》撰写书评,对刘慈欣不吝赞美之辞,认为他“站在了推测思索性小说的顶峰,无论语种”。
《三体》在海内外出版市场的现象级火爆,是建立在其作品的优异质量之上的,也是优秀文学作品大众传播的一个成功范例。“三体热”从科幻圈开始逐渐扩散至科技研发、互联网、教育等其他领域。就教育界而言,不仅研究《三体》及刘慈欣科幻小说的论文与日俱增,其作品《带上她的眼睛》被收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微纪元》被纳入2018年语文高考范围,这可视作科幻文学备受重视的风向标。
在大众眼中,《三体》几乎等于“中国科幻”。2013年,刘慈欣即以37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第一次登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被视为“中国科幻第一人”,“三体”也成了科幻界最大的IP,带动了包括动漫、影视、游戏、艺术等各类文化产业的活跃发展。舞台剧版《三体》作为国内第一部被搬上舞台的科幻作品,首演票房就超过千万元。今年春节档上映、同样改编自刘慈欣原著的《流浪地球》电影票房达到46.5亿元,2019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中国科幻大会创立并连年举办,银河奖、水滴奖、晨星奖等专业奖项各领风骚……这些也是所谓“后三体时代”的辐射效应。
2018年底,刘慈欣被授予英国科幻最高奖项——2018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以表彰其在科幻小说创作领域的突出贡献。他在世界文学场域获得的成功,以及由此引发的科幻文学热潮,说明中国人如何想象未来、如何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深受世界关注,可以看作是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文学由内而外参与世界文学建构的深度融合与互动。
这里是“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刘慈欣曾套用康德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科幻文学观:“敬畏头顶的星空,但对心中的道德不以为然。”在此也不妨套用《星际迷航》中的话来表达期许,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宇宙就是我们最后的边疆,我们要探索无穷的未知世界。中国科幻文学已经起航,必将在未来感日渐衰微的平淡生活中绽放出一朵让人惊奇的焰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