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29 09:06:51
|
查看全部
为什么说中国政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互相勾结,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由于先天的软弱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辛亥革命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
1921年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力量异常强大,而革命的力量特别是产业无产阶级的力量比较薄弱。中国共产党只有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根据国内阶级状况的深刻变化,我们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明确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由于共产党居于领导、执政地位,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进一步确立。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明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鲜明特点和优势,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多党合作事业的全面领导,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召开中央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等,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纳入党的基本方略。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