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29 15:19:16
|
查看全部
五是广泛的开放包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是塑造人类社会关系的、稳定的秩序结构,有利于促进人口以及各资源要素在不同层次之间的流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
今天,经济全球化大潮滚滚向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历史和现实日益证明了这个论断的科学价值。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开放包容性始终是其显著特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放包容性使其在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并非在因循既有制度和体系下安常守故,而是在承纳衍化中不断推陈出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概括为“十三个坚持”,这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执笔:徐浩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