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93|回复: 4

南北与春夏

发表于 2010-8-17 16:14: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南北与春夏
                                                胡锡成
        这里,我想就南北春夏这四个字,说一下我的故事。
       说“南”。1981年,我在江南——苏州最早的钢铁厂正式走上新闻工作岗位,辛勤笔耕,市级、省级报上能看到一些了。然而,在近10年的奋斗中,中央级、国家级报纸我自己也投出去一个个“希望”,但效果极差。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开始找到了一个跟我们工人最亲近的报纸——《工人日报》、跟我们班组最贴近的版面——班组天地、跟工人的言语最靠近的栏目——能工巧匠、兵头将尾等。我先把工厂的质量标兵、安全标兵、生产能手、技术状元的先进事迹及兵头将尾的管理良策写成稿件向《工人日报》投去,一次不行,两次,直到成功才甘心。      
       一颗感恩的心萦绕心头,2000年的一天,我就寄了一封信给地处南京的江苏电视台,请求在《情感超市》一档节目中,把在北京的《工人日报》的编辑请到南京来,让我跟他说说我的感激之情。结果,这件事办成了。
        说一下“北”。一次,我与妻到北京的一家报纸送我们苏钢厂扭亏为盈的稿子,顺便去在北京的《工人日报》社一次,且能找到“班组天地”的编辑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为我今后上稿的“道路”是否可以铺设得更平坦一些。可是,我对时间的的估计大为失策,我叫妻子在天安门前的广场等我一个半小时,我到工人日报社所在地“六铺坑”去了后就速回,实际上路上拥挤我来回坐两个半小时的车还未能与妻见面,妻子当时要去方便一下也不敢走开,担心我们两人不要走岔了。两人见面后,她在我后面撵我,要与我动手。
         说一个“春”字,就是我迎来和煦的春风。我“盯”住了《工人日报》“班组天地”后,有《敬礼!我的师傅》《十“状元”新年谈敬业》《用好“四法”,耳聪目明》被“班组天地”版面的显著位置上刊用。时间一长,我就想从“班组天地”编辑那里想找一条捷径走走。那是1992年3月左右,我想通过他帮我转交一篇《自栽“梧桐”自成“凤凰”/苏钢让“第一职业升温”/企业红火职工增收》的稿件。“班组天地”的编辑收到稿子后,未把稿子转到《工人日报》的其他版面上去,而在“班组天地”版面上开设了一个新栏目:“企业大窗口”,还配了“编者的话”,稿件在“班组天地”版面的头条位置上刊出,我看到后高兴极了。我们厂的厂长看了,给我“加奖”。此稿工人日工报用后,后来《经济日报》《冶金报》《华东信息报》《江苏工人报》《江苏经济报》《中国企业报》等十多家新闻单位都陆续用了这一条新闻;这一篇稿子,《工人日报》的当年通讯员好稿评奖被评为二等奖……还由于有此稿,接下来为我评上市一级(参加地级市)的新闻编辑职称与当年的福利分房增加了“含金量”与法码的分量。
         2000年工厂压缩编制,我到《苏州日报》社又去贡献自己微薄之力。期间,我找到了《工人日报》与“班组天地”这个平台,找到了《工人日报》的编辑、平台老师王志民与平台老师陈良栋、王强、邢承木、崔英春、彭哲、胡铁祥、张耀杨、游庆来、马兵、老哥、刘鹏程、张硕、王兰英、曲淑贤、连理英、蒲德贵、刘小强、张静、向良忠、周梅、董朋、缪华、胡明军、金银贵、孙建文、方毅等。特别是我去冬今春,我要找有用了我稿件的《工人日报》,《工人日报》的王志民老师、郑煤裴沟矿的王强老师给我寄来了我要珍藏的报纸。
   平台上还有这样一些话: “哈,盛情欢迎老朋友来到平台,看罢此文,方知晓德张乃胡锡成是也,多年未见,来此我还未知,真是慢待了!有了网络,朋友间便有了更多交流……。”
        最后说一下“夏”。上面的那几句话,就是一位姓夏的编辑、我们许多通讯员的恩师所说的,话的字虽有限,可释放出的热量无限。我前面提到的要见而让我如愿而见到面的编辑,就是姓夏,她就叫夏晓凌。
一个人姓“夏”,与夏日般的热情没有联系,但夏老师以及平台上的许多老师工作劲头与待人就像夏天一样热乎乎。有人说,好书一部,受用终身。我套用一下,恩师一“排”(好多人),实惠一生。(1500个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4:29:05 | 查看全部
按平台老师的提示,征文(故事)不得超1500字,我改短了,只要能表达我的内心感受及对读者与通讯员朋友有一定的启迪即可。请平台各位老师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10:46:32 | 查看全部
短了更为凝练,支持胡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6 11:47:33 | 查看全部
今日才读到此文,学习了,用心者事必成。写作和做人一样永无止境。问好,我们永远是朋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班组天地大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5:27:30 | 查看全部
谢谢youql老师看稿与写评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