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7|回复: 2

内地秋拍挖掘“生货”寻突破

发表于 2019-12-1 08:52: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天气渐冷,本季内地艺术品秋拍的大幕已经拉开,各家拍卖行轮番上阵、激战正酣。
  对于买家来说,在参与拍卖会之前,对本季秋拍的整体情况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对拍卖行和历年秋拍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与对比,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今年内地秋拍形势如何?与往年相比,本季秋拍有什么特点和新变化?各家拍卖行都使出了什么招数?让我们做一番探析。

  整体来看,今年的内地艺术品秋拍,拍卖行依然延续近两年春秋大拍“减量增质”的策略,注重实效,不玩花枪。比如,正在举办的中国嘉德本季秋拍推出32个专场、拍品总量共计近6500件,比2018秋拍的6880件,在拍品总量上减少了300多件。要到12月举槌的北京保利秋拍推出了30多个专场、共计8000余件拍品,比2018秋拍的14000多件,减少了6000件之多,减量幅度之大,令人惊叹。

  除了京城的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两家大拍卖行本季内地秋拍继续减量之外,其他一些拍卖行也基本上延续了近两年的减量策略,在拍品的选择上优中选优、宁缺毋滥。

  据笔者观察,今年秋拍还呈现出这样两个新的特点:一是各家拍卖行在用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徐悲鸿、李可染、黄宾虹等大师作品“热货”扛鼎和保底的基础上,也注重挖掘一些市场稀见的“生货”来博得买家关注。比如,北京保利推出了“元四家”王蒙巨作《芝兰室图》和清乾隆御制洋彩加金镂雕“时时报喜”双龙耳转心瓶,中国嘉德则推出了《石渠宝笈》著录重器、乾隆御笔《浴佛日三叠韵诗》卷,西泠印社本季秋拍挖掘了传世清早期陈鸣远制紫泥松鼠柿子壶。这些稀见拍品的推出,无疑给了买家耳目一新之感,也能激发买家的购买欲望。二是一些拍卖行调整征集思路,开始开垦江南书画市场等一些重要市场,如中国嘉德近期在杭州、南京设立了办事处,寻求江南市场书画拍品征集的新突破。

  虽然艺术品市场这轮调整时间较长,至今尚未结束,但是近两年来各个拍卖行积极应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拍卖行业得到重新洗牌和调整,近几次春秋大拍减量增质成效明显,亿元和重量级拍品不断出现。与此同时,资深买家更趋谨慎和理性,新晋买家持续加入竞拍阵营,给市场注入了活力。拍卖行做了这么多,业界出现这些新变化,接下来的情况如何,最终还是要放到市场当中去检验,我们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 13:44:1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 13:44:51 | 查看全部
秋拍  有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