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6|回复: 1

兄弟俩百万奖学令人钦佩

发表于 2010-8-18 07:14: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兄弟俩百万奖学令人钦佩

报载,为感恩母校省姜堰中学,姜堰孙亚伟、孙亚飞兄弟俩拿出100万元在母校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学子。姜堰9名今年考取清华、北大的学子成为首批获奖者。此举实在令人钦佩。

孙亚伟、孙亚飞兄弟俩分别是江苏省姜堰中学77届、79届毕业生,老家在姜堰农村。经过几十年打拼,兄弟俩分别有了自己的公司。去年11月8日,姜中举办建校70周年庆典,兄弟俩为感恩母校,哥哥孙亚伟创办的姜堰亚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捐资70万元、弟弟孙亚飞创办的姜堰外贸物资有限公司捐资30万元,共同设立省姜堰中学“亚方奖学金”。孙亚伟勉励9名学子考研、考博,从立学到立业再到立言,走好人生三大步。上学期间有什么困难,就打他的电话,他会倾力相助。

如今,这样的民营企业家越来越多,他们在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方面慷慨解囊,回报社会。8月中旬,“中国首善”陈光标再行善举,由他捐赠的1000万元现金及5000台电脑将通过中华慈善总会、江苏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公益中国爱心联盟送达遭受泥石流灾害的甘肃舟曲县以及新疆、青海、云南、贵州、四川、山西等省区。至此,陈光标已累计捐出善款13.39亿。许多企业家说,在创业时第一桶金是属于自己的,但企业是社会的,每个人都有一份社会责任,企业做大做强了,应为社会作更大贡献,拿出些钱作善事也是应该的。孙亚伟、孙亚飞兄弟俩拿出100万元在母校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学子,无疑是大善之举,功德无量。

笔者不由得想起前不久有多家媒体报道,李瑞环同志10年间拿出个人资产53.3万元,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资助了148名贫困大学生。李瑞环还捐出一笔稿费,委托天津市教委3年内每年再资助100名贫困大学生。李瑞环已立下遗嘱,称他逝世后遗产统统变现资助天津贫困学生。有时政评论家指出,李瑞环诚恳地把个人合法财富“返哺”社会,无疑就为官员们树立了一面特别明亮的“官德之镜”。

李瑞环同志曾是我们党的一位高级干部,又是哲学家。他立下的捐资助学的“清醒遗嘱”,不仅表明了他自己清醒而明确的立场和态度,也可以看作是对世人的一种警示:对社会的贡献就是最大的财富,财富的价值是通过回馈社会实现的。但是,当前不少人包括某些领导干部“拜金主义”思想十分严重,有些人把钱当成命根子,为了钱,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大搞权钱交易,营私舞弊、官商勾结,甚至有的利用“期权腐败”大捞不义之财,结果是有的丢了党籍,有的进了监狱。

在泰州市廉政教育基地“明园”反腐倡廉成果展上,有全市防腐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有领导关于反腐倡廉的谆谆教诲,有桩桩令人触目警醒的案例警示,有全市各条战线勤政廉政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让我们既看到了近年来反腐倡廉工作的主要成果,又受到了深刻的反腐倡廉教育,同时从近年涌现出来的勤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中,受到莫大的教育、感染和激励。

有道是:“在经济界,财富是检验良知与社会责任感的试金石;在政界,财富即是检验‘官德’的试金石。”(四川张麦语)从这个意义上说,体现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党员干部的价值官,真的能够以贡献社会为人生最大的财富,那必将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

2010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一批寒门学子又将金榜题名,脱颖而出。然而,高昂的学费将会使这些家庭贫寒的学生在知识的殿堂外望而却步。因为他们由于遭遇各种不幸和灾难而使家庭贫困不堪。他们有的失去双亲,有的父母伤残,有的父母身患重病,有的家庭遭遇劫难。不幸和灾难使他们不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顺利进入大学。为帮助这些品学兼优而又渴望成才的孩子实现求学的梦想,在这亟需得到帮助的关键时刻,我们率先富裕起来的企业界人士应继续发扬“光彩事业”精神,秉承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奉献一片爱心,以教育优先之识,兴捐资助学之举,共同筑起一道坚固的助学长城!(顾盛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8 17:06:28 | 查看全部
老师您好,我是点评员、文字稿通道版主、平台管理员浅秋。
    感谢您对投稿通道的支持!您可能不太清楚,咱们工人日报班组天地每周一个主题,周一晚八点在聊天室开讨论会,一起讨论定出。之后作者要根据主题组稿投稿。投稿截止时间是周三晚零点。如果没有特别情况,周五晚或周六,在平台的首页就可以看到电子版了。您可以查看您的稿子是否被录用。
    我们还有一个投稿群,您可以加入:40784455
    平台首页地址:http://www.bztdxxl.com/
平台聊天室地址:http://www.bztdxxl.com/chat/cha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