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温州石油 姜婷婷
我家有台“蝴蝶”牌老式缝纫机。迄今为止,还静静地伫立于五楼房间的临窗一隅,漆面擦得锃亮,如同一面镜子,还能照得人影,上面盖了结结实实的花布。
打我记事起,它就有了。在七八十年代,缝纫机在农村可是稀罕物,谁家要是有一台缝纫机那可算是四大名件之一了。家中的这台缝纫机是母亲结婚时的嫁妆,它可是母亲的心头好,三十多年了,这台缝纫机一直用笑声陪伴母亲和我们一大家子人走过了艰辛困苦的岁月,同时也亲身见证了时代的深刻变化。缝纫机那铮铮作响的声音,诉说着绵亘的母爱,传递着浓浓的亲情。
我清楚地记得,从春到冬,一年四季,妈妈都会买来衣料,自己动手裁剪、躬着身躯踩踏着缝纫机,变着花样为我们姐弟缝制衣服。在母亲踩着缝纫机的“咔哒”声中,在我们姐弟期盼的眼神里,母亲好似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为我们缝制出一份份惊喜和美丽。小时候细细的碎花裙,简洁的白衬衫,缀上了荷叶花边的旧上衣,有着五颜六色图案的花书包,每一样无不让爱美的我们眼前一亮,心儿像绽放了一朵美丽的花,针针线线都是绵意的母爱。
此刻,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也是对母亲的深刻写照啊!
多少回,临近过年时,我在晨曦微露时从温暖的被窝醒来,母亲还在挑灯夜战,她端坐在缝纫机前,右手转动启动轮,不知疲倦地踩着踏板,双手灵巧地推着布块走线。她要让她的孩子们穿着新衣裳高高兴兴过大年。孩子们的成长成材,是她的最大希望,为了孩子,她起早贪黑,含辛茹苦,无怨无悔!
在以前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缝纫机就是家里的宝,谁家有一台这样的机器是很令人羡慕的,所以母亲从来不让我碰。于是我总是偷偷趁着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拿块布学着母亲的样子,在缝纫机上踩踏,其实那时候幼小,也不知道要装上传送带、线、缝纫机才能转动,于是在那里空踏,只是感受着它的一股劲道,听着它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仿佛就像欢快的小马在奔跑一样,乐此不疲。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现在的缝纫机也越来越轻便小巧,母亲家的那台缝纫机,搬了二次家,也不舍得扔掉,虽然它的使用价值慢慢变小,但它在我们家人心中的分量依旧很重,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