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61|回复: 0

吴耀芳:勇立新时代发展潮头

发表于 2010-8-18 11:47: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劳模档案」吴耀芳,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25年来,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个民营钢企发展的传奇故事;用信念和激情铺设了一条绿色经济发展的宽广大道;用诚信和执着铸就了一位优秀企业家的“人格品牌”。今年光荣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一次事故带来管理理念变革
  1986年6月,当时已是张家港市南丰乡供销社副主任的吴耀芳,在父亲吴栋材的“逼迫”下,被借调到永联轧钢厂担任销售科科长。市场嗅觉敏锐的他一下子就瞅准了当时浙江农民的盖房热潮,大胆地提出“走出去”的策略。随即,他带着销售人员几乎跑遍了浙江的每个县市,最终选定杭州作为营销中心,并迅速使企业产品销售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次年底,刚满28周岁的吴耀芳,被提拔到了厂长岗位。刚上任不到一个月,永钢建厂以来发生的一次事故就给他“当头一棒”。受到上级处分的吴耀芳甚至有了回原单位工作的念头。
  但他最终没有放弃。为将“短板”拉长,吴耀芳主动学习管理知识,熟悉了解工艺技术,反复摸索生产规律,并结合实际创新管理方式。在安全管理上,他打破传统管理方式,构建了“三级”安全管理防范体系,实现了现场安全管理由“人盯人”向“制度考核”转变,工作重心也由“现场管”向“思想观念培育”转变。在质量管理方面,他坚持把好原料入厂关、生产过程控制关和产品出厂质量关,并将企业内部质量控制标准调高于国家质量控制标准,来确保企业产品质量。
  如今,永钢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员工10300多名、总资产超160亿元、年炼钢轧钢能力分别达到500万吨的全国500强企业。
  一圈绿树折射低碳发展轨迹
  “我去过很多钢厂,从未见过哪家钢厂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有永钢这么好。”前不久在永钢集团参观时,“钢城”唐山的一位官员发出感慨之言。
  走进花园式的永钢集团厂区,首先跃入眼球的是围绕厂区一圈宽达500米、占地面积达3500多亩地的绿化带。这片具有“绿肺”功能的树林,不仅充分反映了永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也更加清晰地折射出了吴耀芳20多年来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人生轨迹。
  为了给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一直以来,吴耀芳始终坚持用“五湖四海”的胸襟广纳贤才,特别是在最近几年,他更是注重加大了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每年保持招聘应届毕业大学生达200名以上。目前,企业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人才650多名,其中硕士生就有20名。
  特别是2008年底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面对企业连续三个多月的数亿元亏损,他坚持不减员、不把职工推向社会,坚决做到不停产、不减员、不减薪、不失市场,而且还通过对自愿放弃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员工给予补助、发放高产奖励金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他这种始终以职工利益为重的做法,不仅带领企业在当年底率先走出困境,也更好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了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步伐,坚持每年投入1.5亿元用于产业技术研发,通过企业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和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实践基地等平台,加大与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力度,基本确保了企业每年保持5种以上新品开发成果和2项以上的国家专利技术产出。
  为了加大低碳经济发展步伐,企业坚持每年投入2亿元以上,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项目建设,使原先被称为“废水、废气、废渣”的工业三废,经过深加工后,废水变成了饮用水、废气变成了加热燃料、水渣磨成了水泥熟料、钢渣磁选后成为了作烧结原料、尾渣用于制造建筑用砖等等,彻底实现了三废的“零排放”。2009年,永钢集团煤气回收利用总量达47.73亿立方米、节约重油45.9万吨,利用煤气余压发电量累计达1.2亿度,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总体减少110吨和500吨;企业各类能耗指标均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其中,仅吨钢综合能耗就低于全国平均值70公斤标煤,位列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第9名。
  如今,在吴耀芳的主导下,永钢集团的低碳经济发展成果,不仅在工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更好地服务到了现代农业发展上,利用高炉余热为花卉基地大棚供暖、为粮食基地储备烘干、为农耕文化园的温泉供热等等,已成为了永钢集团实现经济循环大发展的重要“标签”。
  一句承诺拓展人生道德空间
  “2009年,如果能超额完成年度生产目标任务,公司将拿出2000万元给予全员奖励”,这是吴耀芳在2008年度公司年终表彰大会上,向全体员工作出的公开承诺。到了2009年年底,永钢集团每一名员工的年收入多了2000多元。
  “这2000万元超产奖奖金的兑现,换回来的不仅是员工工资收入的增长、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生产记录。”吴耀芳认为,2000万元现金奖励,兑现的不仅仅是一句承诺,更是一位企业家应有的良心和道德空间。
  “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要主动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他说。近些年来,为了不断提升企业员工工资收入,永钢集团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上每年给员工保持5%以上的工资增长,使员工人月均工资水平达到了2938元。为让员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通过上调工资档次、提高“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和工龄工资基数、为员工发放高产奖、安全奖、红旗班组奖、年终奖、过节费、组织优秀员工赴国内外旅游等一系列措施,来增加员工工资收入。今年初,公司员工人均工资每月又上调了230元左右。 江苏工人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