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1|回复: 1

大凉山打“戏剧牌”促文旅融合

发表于 2019-12-9 16:05: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日前落下帷幕。这场持续12天的戏剧节,不仅为观众带来了8个国家的300场戏剧演出,让观众近距离欣赏到世界级的精湛表演,也为大凉山文化旅游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大凉山是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藏,14个世居民族保存良好的原生文化,为当代中国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养分。这里诞生了中国美术界、摄影界的许多经典作品,这里的民族歌舞享誉全国,这里的音乐、影视、文学、舞台艺术作品从上世纪到今天源源不断,民族歌剧《彝红》、电影《我的圣途》、电视剧《彝海结盟》《索玛花开》、中美音乐剧《当爱》等,形成了备受业内关注的“大凉山文化现象”。
  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致力打造中国西部的“戏剧香格里拉”和西部文化旅游的超级IP。戏剧节立足于本土特色,将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文化与旅游相结合,通过戏剧展演、戏剧孵化、戏剧教育、戏剧旅游、戏剧生活五大着力点,开辟出一条高山湖泊的艺术旅游路线,成为众多戏剧爱好者的聚集地,开辟出了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的活力之路,为“大凉山文化现象”续写了新篇章。
  当前,“诗与远方”正成为文化和旅游领域最热的高频词。单纯的景点观光已不再能满足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实现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形”融“意”合,而非“两张皮”或者简单相加,是当前文旅融合的一个关键问题。
  文化体验讲究个性化。真正具备“融合”特质的文旅产品,首先得立足当地特色,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名山大川、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挖掘、整理、统筹好这些文化资源,是文旅形“融”意“合”的首要问题。大凉山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与优势,接下来就是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厚重文化的轻松表达、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表达。不容易,仍需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16:05:37 | 查看全部
戏剧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