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8|回复: 0

录音机相伴的青葱岁月

发表于 2019-12-10 16:18: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我家储藏室货架上,放着一台双卡收录机,就是那种兼收音机、录音机、放音机三种功能的大块头。爱人几欲卖掉,我却舍不得。因为它是我青春岁月的见证。
  1983年,我读初一时,班里的文艺委员赵红琴说自己家里买了一台录音机,并将她刚学会的歌曲《走过咖啡屋》唱给我们听,大家羡慕不已。于是,她答应将录音机带来,晚自习后教大家学。那晚,同学们看着“会唱歌”的录音机,听着柔软甜美的韵律,兴奋极了。学歌更是特别卖劲,直到教务主任过来催促,我们才意犹未尽地离开。回家,和父母念叨起录音机,觊觎之情溢于言表。
  那时,日本电器如日中天,夏普、三洋和先锋牌录音机都是抢手货,一台要三五百元,国产录音机也要一两百元。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父母反复盘算,不同意购买。直到上高中,给我买了一台清仓打折录音机。不过,这也让我欣喜若狂,晚上恨不得把录音机搂在被窝里
听说我家买了录音机,邻居们纷纷来俺家看稀罕。尤其我们的年轻人,星期天都喜欢到我们家听邓丽君和朱明瑛的甜美歌曲,搞我们家热闹非凡,声不断。
  磁带,是录音机的必备品。那时,新华书店一盒正版原声带六七块钱,零花钱省吃俭用也并没多少听说市面上有相对便宜的空白带,进口的3块一盒,最便宜的山寨货才1块钱。于是,听说亲友谁家买了原声带,就拿着空白带去翻录,美其名曰共享经济
  我清楚地记得,高考结束,我开心地带着空白带,骑上自行车,来到同学家翻录。当他把放磁带的抽屉打开,我惊呼:哇,这么多。他的磁带近百盒几乎装满了整个抽屉。我开心地一盒一盒核对歌单,发现好听的曲目就挑选出来行录制。因为被反复观摩把玩,很多磁带封面都磨得斑驳陆离。为记住歌词,我就把磁带封面的歌词抄到贴着很多明星头像的歌本上,大家常常传阅转抄,乐不知疲。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曲曲“那时外婆拄着扙,将我手轻轻挽”、“美酒加咖啡,我只喝一杯”和“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等80年代流行的歌曲伴随我走过青春岁月,至今那熟悉的旋律依然清晰无比。
  随着科技的发展,家用电器不断更新换代,录音机早就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与录音机相伴的青葱岁月却永远留存在我的记忆里,日久弥新。
  作者: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梨园矿   卫红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