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9|回复: 1

[转贴] 想起海子

发表于 2019-12-13 19:56: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金陵石化公司  周华


    海子撰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真是一首阅之满目芬芳、诵则心神荡漾的佳诗:朴实、亲切。暖意融融。仿佛养在案头那盆水仙,在清水中浸泡数天后,在某个犹有寒意的早晨,悄然绽放,送来满室清香。

    世事难料,当海子以特殊的方式撒手离世数年后,人们才关注到他的存在,这不知是文人的幸运还是悲哀?而今天的海子,被报刊杂志一炒再炒,这是否又是不爱张扬、处事低调的他的初衷?回想当初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是许多年前,从一个也爱读书的朋友那知道的。他极力向我推荐三联书店刊印的《海子的诗》,说很值得一看。当时随手翻了翻这本大部头,却觉得晦涩压抑,一如该书漆黑的封面,便很快撂下了。这样过了好些年,无意中在一篇寻常的散文中看到作者引用了海子某首诗中的几句话——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当时,真的是眼前一亮啊!说这话的人仿佛一语道出了我心之所思、所盼!其实诗中的生活,大概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士大夫们的理想王国——简单却快乐!一刹那间,我竟有些恍惚,一种心事被人言中的志同道合的亲近感油然而生,不由得既感动、又诧异,还佩服。感动于如此的生活其实也是我心灵深处的渴望;诧异于那个不修边幅、孤单寂寞的人也曾写下这样温馨感人的短语;佩服这样简洁平白的大实话竟被他用笔裁剪成不落俗的佳篇!由此看来,这个流浪诗人骨子里是个不折不扣的性情中人!

    由海子让人想到了不少类似境况的文人。比如晋朝的陶渊明,他生活的年代,并没有多少人对他的诗赋青眼有加,一直到了二百余年后的唐代,人们才感受到他诗中扑面而来的清新之气和诗赋中韵味深长的意境。再比如国外的凡·高,谁能料到他离世一百多年后,一幅其创作的《向日葵》竟能创下世界绘画史售价最高的纪录。而生前,贫困潦倒的他甚至一幅画也没能卖出,常常饱尝饥寒的滋味。我想:凡是与文化相关的艺术或科学,有时是需要时间来做裁判的。大浪淘沙,只有经历了时间的验证,才能使剩下的艺术更纯粹、更精美。这就要求艺术家和任何一个想做成一点事情的人,都要有一种耐得住寂寞的定力。

    乾隆据说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文人(大约有一万余首);而落第书生张继仅凭一首《枫桥夜泊》入选《全唐诗》。其诗文之高下,便是并无多少艺术鉴赏性的读者也一观便知。每次在旅游景点看到乾隆皇帝留下的墨宝,我就升起隐隐的遗憾:如果乾隆把用在书写酸不叽叽诗文的时间放在治理朝政大事上,历史,会不会或许是另一副模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3 18:23:37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