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蹒跚起步 从一到十
在2007年的一个偶然机会,我认识了平台。
那时自己是单位的一名业余通讯员,新闻写作只是自己的业余爱好。因为从事井下工作,三班倒,工作时间长,比较劳累,为了确保安全生产,需要休息好,所以每天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新闻写作中来。
自己以前在本公司的企业报上过一些新闻稿件,于是有了向平台投稿的愿望。限于自己对平台不是很了解,写作水平有限,加上企业的新闻与国家级报纸的要求相差太远,在投了数篇稿件石沉大海后,开始心灰意冷,于是渐渐疏远了平台,不想这一别就是两年。
去年11月,我们公司宣传部的向琼部长让我重新认识了平台,重新踏进平台的大门。向部长在平台中跟夏老师学到了很多写作知识,她就将这些知识又教给了我们,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详细讲解了“班组天地”栏目的写稿要求,图片拍摄中的很多细节问题,让我从中得到了很多收获。与此同时,我通过平台还认识了夏老师,聆听夏老师给我们讲授写作知识,对提高我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于是对新闻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周一固定的主题讨论、周二、周三写稿、点评时间成了我学习、交流、沟通的快乐时刻,也让我忘却了工作的劳累。
虽然自己参加了跟帖《工人日报》“班组天地”栏目,只是把平台作为自己学习的地方,对于能在这个国家级报纸上稿从来都没抱多大希望。想不到去年11月21日,在向部长的悉心指点和大力帮助下,我的摄影稿件《 磨心坡矿刘兴贵:学成维修大拿》经过夏老师的精心修改后,在“班组天地”第965期板块发表了,作为一名井下职工,能在《工人日报》上稿,当时的心情真是无法言表,拿着报纸看了一遍又一遍,连续激动了好几天,这成为了我在《工人日报》处女作,让我实现了上国家级大报“零的突破”。
虽然这次得以上稿,但对照原稿和上报稿,夏老师修改了很多,而且有的在方经过修改后,使得文字说明由腐朽变为了神奇,心里非常感激夏老师的鼓励和厚爱,同时也明白自己还只是蹒跚起步,跌跌撞撞而行,不过写作兴趣越来越浓厚了。今年3月27日,我的文字稿《煤矿农民工很有尊严》经过夏老师的辛勤修改后,在班组天地第980期板块上稿了,这是自己今年上的第一篇稿件,也是自己上的第一篇文字稿,这让我再次激动不已,使我看到了希望,给了我更大的信心。
因为写作,因为兴趣,今年4月,有幸参加了平台的第二届年会,让我得以与夏老师得以面对面交流,让自己受益匪浅。同时还认识了老哥老师、浅秋老师、蒲德贵老师等等以前在平台上久闻其名、不见其人的诸多老师,聆听了杨毅、向良忠等老师从一线基层通过写作走上秘书、新闻宣传岗位的事迹后,增添了自己写作的动力。后来又在平台上有缘认识了连丽英老师、董朋老师、汪勇老师等,他们在写作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在随后的日子里,自己在工作之余不断地拍摄采写,基本上是每期跟帖,在夏老师的精心修改后,稿件也陆续见报。截止7月底,今年上稿10.5篇,实现了10的突破。从去年的一篇到今年的十篇,无一不凝聚了夏老师为我进行的精心修改,为我付出的辛勤劳动。在自己成长的路上,夏老师始终用她那双手不断推动我,引领我在写作上前行,让我一名井下职工、一名业余新闻写作爱好者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感谢班组天地、感谢夏老师、感谢平台上的所有老师!
刘长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