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北京市住建委表示,针对拆迁成本过快上升,北京市将通过调控和平衡拆迁安置补偿水平,制定合理、可操作措施,控制拆迁成本。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政府如果想控制房价,势必要控制土地成本,控制土地成本则需控制拆迁成本。
燕赵都市报发表舒圣祥的文章:那边,住建部专家信誓旦旦地表示“空置率与高房价并无直接关系”;这边,政府部门又高调提出要抑制拆迁成本,仿佛高房价都是高拆迁成本惹的祸。说空置率与高房价无关,就像说囤积居奇与价格疯涨无关一样,只能是利益立场明显的偏差;而将高房价归咎于高拆迁成本呢,不得不说,这简直就是公开维护开发商的利益。高拆迁成本与高房价的确像是一个恶性循环。然而,高拆迁成本与高房价,并非鸡与蛋的混沌关系,因为事实非常清楚:高拆迁成本是被拆迁户在高房价背景下的应得土地增值利益,只要承认“被拆迁户生活质量不因拆迁而下降”是最基本的公平,那么房价越高给予被拆迁户的补偿自然也就应该越高。没有任何数据足以证明,只要降低拆迁成本就能够降低房价。抑制拆迁成本,唯一可准确预见的效果只能是:开发商无论是在拆迁方面的开支,还是在拆迁方面的难度,都将大幅减小。吊诡的是,以抑制房价的名义去抑制拆迁成本,因此获益最多的开发商,恰恰又是最希望房价猛涨的利益主体,这难道不是很奇怪吗?被拆迁户可以大声反问:既然房价始终降不下来,而且你根本不希望房价下降,凭什么单单要求我们把房子和土地贱卖给你?“抑制拆迁成本”的提法本身就是非常不公正的,就是对市场交易的一种偏袒性破坏。在房价未降之前,根本没有理由让被拆迁户为了开发商的利益而做出无谓牺牲。
小蒋随想:拆迁费到底占地价成本的多少,没有人给出过精确答案。价格的传导效应通常是逐级放大的,倒手的次数越多,加价的力度越大。比如,今年菜价大涨,处于田间地头的菜农,并不是获利的主角。中间商、炒作者才是涨价的最大推手。多数被拆迁者的补偿诉求是,在同等地段,买到至少不少于拆迁之前居住的房屋面积,或是在地段稍差的地方,买到面积更大的房子。这种要求过分吗?何况,拆迁户搬家、重新装修房屋都要付出人力与财力成本。不给拆迁户一定的优惠,人家凭什么陪开发商折腾?甭总拿“公共利益”说事,因为开发商赚的钱根本进不了公共福利的口袋。拆迁费的确在上涨,但将房价上涨的责任归咎于拆迁补偿,板子绝对打错了地方。被拆迁的房子往往是低矮的,新建的房子往往是高大的。新建房屋的容积率相对于老房,可能会提升几十倍乃至更高。换言之,开发商在原有地块盖一栋塔楼,就能有上百套房子,不光全部按高价出售,还可以囤地、囤房待涨,到底是谁获利巨大不言自明。有人会说,拆迁中有钉子户,以“门脸房”等理由,要求高额补偿。应当看到,蛮不讲理的拆迁户是少数,好的“门脸房”确实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如果开发商想以普通地段的价格收购人家的“黄金宝地”,这本身就是无赖行径。在这种情况下,把拆迁户说成是“刁民”,是在倒打一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