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27|回复: 0

数字经济建设别再“千城一面”

发表于 2019-12-24 17:51: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当下经济发展最强新动力之一。“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更高级经济阶段,它正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核心动力。”中科院智慧城市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徐良在2019中国智慧城市科学发展大会上说。
  为什么这么说?据统计,2018年,全国333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占全国GDP总量超过80%。城市数字化发展程度更高,是国家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及主力车头,城市数字经济占比全国数字经济超过90%。
  但城市数字经济仍面临诸多难点。对此,徐良总结说:一是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结构、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间数字经济发展差异性高;二是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向多产业扩张渗透,形成多场景落地的城市数字经济;三是城市各系统间的强关联,城市主体、数据、治理间的强关联,形成城市经济的高耦合发展;四是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减少了传统产业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污染,从而达到可持续性发展。
  徐良坦言,目前,我国各省市都意识到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奋力发展城市数字经济,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仍面临一些误区。
  一是建设城市数字经济不能“千城一面”,而应“一城一策”。徐良认为,发展城市数字经济需要以城市为单位,根据该城市本身情况和特点设计具体方案,做到“一城一策”。比如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城市数字经济建设更强调服务企业和老百姓;而在欠发达地区,就更强调基础公共管理。
  二是建设城市数字经济不是一劳永逸,而是共同成长。徐良认为,发展城市数字经济,不能是“交钥匙”工程,作为城市数字经济构建的科技公司不能以“项目交付”为最终目的,而应该为城市积极“造血”,盘活城市产业经济。发展城市数字经济要有前瞻性,要有应对技术变革和城市发展的准备,为城市提供新活力和经济增长点。
  三是城市数字经济模式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融合,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呈智能升级趋势。城市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将是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迁,多项先进技术都会在城市数字经济建设中得到应用。”徐良说。
  徐良认为,城市数字经济模式是动态的,是随着城市发展融合、生长的技术系统,包括引入各种资本,拉动更多市场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