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7|回复: 2

[转贴] 清早出门喝粥去

发表于 2019-12-30 19:43: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金陵石化公司 周华

    从家往左千米处是鸡鸣寺,往右七、八百米为玄奘寺,去哪家喝粥呢?我有些踌躇。

    对了,今儿个是2018年农历腊八,难得还是个周末。南京城里几大寺庙近些年在这天施粥已然成了惯例。我这个中年在职者,也终于有机会可以趁便赶回热闹了。

    算了,先去近的吧!刚到巷口,就看到往日清静的小路上三三两两的人流直奔山门。等到拾级而上,进入正殿,我顿时被满眼的人潮惊呆了!好家伙——感觉平日这时段在菜场、广场溜达、操练的大爷、大妈们都来这集合了!也是,别说今儿个腊八是在假日,就是在工作日,爱占“便宜”、退休在家的大爷、大妈们早就互通数家寺庙施粥的信息了,他们呼朋唤友、大碗小罐地带着空便当盒,早早地赶到就近的、或并不就近的寺里排队喝粥,那份踊跃参与的热情简单就像火星碰到干柴那般激动,末了还带走一份,说是要把菩萨送的“福”带给没去成寺庙里祈福的亲人们尝尝。其实认真想想,闲下来没多少事干的老人们也无非就是图个开心、热闹,因为又有一个可以约老朋友、老同事见面聚会的借口了,还不用掏钱、付费,这对于从物资匮乏年代走来的他们是件多么可喜、幸福的事情。

    施粥的僧人与义务服务的居士们对此泱泱人流倒是一副处惊不变的淡定,他们气定神闲地招呼食客们按序排成两队,一队可领“甜粥”,一队可食“咸粥”,咸甜自便,这倒趁了每个人的心。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夏商周时代就有在十二月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习惯;人们用干物祭祀神灵叫腊祭,腊祭之月也就叫做腊月。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佛成道日与之融合,于是腊八节就有了双重意义。到了明、清时期,慢慢形成了庭阔殿深的大寺庙向百姓施粥的习俗。

    腊八粥顾名思义就是用八种材料熬制的粥,不过由于地域不同,原料上差异很大。一般来说,大米、糯米、花生、红枣和莲子是必不可少的。北方很多地区有吃腊八面的习俗;西北甘肃、宁夏等地则有吃麦仁饭的习惯,大概还是跟各地所产的食物有关。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千年之久。最早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喝。

    腊八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上曾有很多文人墨客争相咏颂,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比如宋朝的陆游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一诗就写道: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诗中写道,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诗人一方面期盼春的早日来临,一方面感受到了隆冬时节邻人赠粥的深深暖意。

    这种人们相依相扶、守望相助的暖意我在此番喝粥时,也深有体会。队伍排到我时,就这么巧——甜粥打完了,只剩下咸粥,望着空空如也的甜粥大桶,我脱口而出:“呀,怎么就没了呢?”这时,排在我前面的白发大爷转头端着最后一碗甜粥对我说:“姑娘,你是想喝甜的吗?我跟你换吧!”

    “那多不好意思呀?”

    “没关系,我们老年人多吃甜粥,血糖容易高。”老人特别善解人意,唯恐我过意不去,还特意找了一个借口。

    腊八那天,托素不相识老先生的福,我不仅喝到称心满意的甜粥,还拿到了寺院里住持大师亲笔给喝粥的众生书写的大大的“福”字。

    清早出门喝粥去,我喝到香甜,喝出了暖意。糯香绵绵的腊八粥,一年一度的腊八节,是中国百姓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啊!

    喝过了腊八粥,热闹、喜庆的中国年就不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 15:29:05 | 查看全部
感谢明军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 20:13:49 | 查看全部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来访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