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做实验时,赵素娟会自然地把自己和外界完全隔离,在实验室里,她能从上百种药品剂中,准确地拿到需要的那种,称重、调配、化验。
钻井液也称为泥浆,是钻井的“血液”,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钻井施工的成败。钻井液研发处理剂是关键,一点微小的差别都能引起钻井液性能的改变,做实验就要不断重复相同的步骤去寻找那个平衡点,这是一个枯燥而又漫长的过程。
“习惯就好了。”赵素娟说。
从事钻井液技术研发7年,这个才34岁的硕士研究生性子已经变得很沉稳,“科技研发失败是家常便饭,往往几个月甚至几年都看不到效果,很考验人的意志力。”研发BT100钻井液体系时,曾连续半年没有突破,赵素娟一气之下中断了实验,可才过了半月,又忍不住继续。
在江汉石油工程钻井一公司赵素娟创新工作室这个团队里,每个成员都有过这种令人煎熬的经历,无数次跌倒,无数次推翻重来。
在失败的沮丧和成功的喜悦相互交织中,他们研发出技术成果50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形成了油基、水基、泡沫气体三大类别18种钻井液体系,为油气钻探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2019年,工作室被命名为江汉油田“劳模创新工作室”,同时获评“最佳创新团队”。荣誉背后,是他们执著的坚守。
钻探页岩气水平井,油基钻井液作为“主角”一直应用于钻井三开水平段,但是它低毒、易污染。随着环保标准日益严苛,研发环保型钻井液势在必行,2016年,工作室确定了水基钻井液研发方向。
然而在垂深接近3000米的井下,压力会达到25兆帕以上,110多摄氏度的高温。让水具有油的特性,帮助钻头快速前进,决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今年45岁的陈长元和钻井液打了近20多年交道,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钻井液高级技师,是团队里经验最丰富的人。他和赵素娟带着工作室成员分头行动,将室内实验和现场有机结合,共同朝着目标进发。
由于页岩层内存在细小的裂缝,钻井时又会产生新的孔隙,钻井液就必须要有极强的封堵性,迅速堵住这些微裂缝,保持井壁的稳定。
“封堵剂里的粒径越小,对微裂缝的封堵效果就越好。”陈长元很清楚这个道理,可是做了不下千次实验后,离成功始终还差一段距离。最煎熬的时候,大家在实验室里面对做废掉的泥浆,急得恨不得撞墙。
直到一年后,他们才找到一种合适的纳米级封堵剂,只有一根头发丝的万分之一大小,能在钻头破岩时迅速进行封堵。
2018年7月,工作室终于研制出2.0g/cm3的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无毒、环保、性能优,能够满足长水平段页岩地层钻井需求。2019年,高性能水基钻井液JHGWY-1体系在焦页18-10HF井完成了涪陵工区首秀,并接连应用了3口井,开启了页岩气绿色钻探先河。
干过钻井的人都知道,井打得越深,水平段越长,对钻井液性能的要求就越高。四川自贡和泸洲历来以漏层多、压力高著称,打的都是5500米以上的深井,井下温度高达150多摄氏度。
工作室展开了能抗高温的白油基钻井液研发。实验时,破乳电压急剧下降到100多伏,反复调整都没有起色。大家看着那个“顽固”的数字,都“有种想哭的冲动。”
后来,赵素娟从一次“面膜事故”中得到启示。那天她常用的面膜导致了皮肤过敏,她马上意识到,常用的处理剂也有可能因为时间、温度的变化发生氧化,从而影响钻井液性能!
“那个晚上我们熬了通宵,重合乳化剂后从头再来。”赵素娟说。到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显示器上的刻度终于定格在600伏。
随后应用白油基钻井液施工的自201H7-6井创下自贡区块井深最深、钻井周期最短、机械钻速最快三项纪录,阳101H2-8井则刷新中石油页岩气水平井井深最深、水平段最长两项纪录。
“做钻井液研发,既要承受住压力,也要耐得住寂寞。”33岁的王晓亮是工作室最年轻的钻井液现场工程师,优质完成了坪北、宜昌区块的钻井液技术服务。学化工专业的许杰坚守在海南之滨,创新研发出钾基封堵成膜钻井液,有效解决了福山油田深井流沙港组安全钻井技术难题。
在这个团队里,无论是工作了几十年的“老人”,还是刚入职不久的“新人”,都有同样的共识,愿意把青春献给泥浆事业,甘做“幕后的英雄”。
(江汉石油工程 陈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