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96|回复: 1

走进腊月

发表于 2020-1-4 12:25: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说起腊月,大家都有一段段与众不同的记忆吧!
我的家乡习俗只要过了腊月二十三,家里就开始忙了。由于我兄弟姐妹多,家里又缺少劳力,经济不富俗,母亲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们在过春节时衣着焕然一新。她认为辞旧迎新过春节,一定要有一番新的面貌,要让孩子们都穿上崭新的衣服不可能。比如,弟弟穿一件新裤子,妹妹穿一件新布鞋,姐姐穿一件新棉袄。当时,家里很穷,实在是没钱给孩子们做新衣服,母亲就想方将孩子们的旧衣服翻新一下,照样给孩子们一种整齐、干净的感觉。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做得麻花、麻叶、炸莲花豆最好吃。炸麻花、麻叶都用半起面,和面的时候加底油、加糖,所不同的是麻花面硬、炸出来酥脆;麻叶面稍软一些,炸出来酥软。还有莲花豆,油炸之前要把大豆泡大了,看上去白胖饱满,控干水,把大豆能生出芽子的一端用小刀刀割开十字,油锅里一炸,就像一朵舒展的莲花。
莲花豆好吃,但割莲花豆麻烦,我的姐姐偷懒,把大豆子铺在案板上,乱割一气,割住哪颗算哪颗,这样省事。殊不知炸出的豆子不仅没有莲花样,豆子在油锅里噼哩啪啦地“爆炸”,把油溅上,如果躲不急,溅到脸上一烧一片,万一溅到眼睛上那就更可怕了。我把姐姐割豆子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教训了姐姐一顿,给她讲解了很多道理。
父亲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写对联。因为父亲的毛笔字写得好看,他不光要为自己家写,还要捎带着帮上门来的邻居写,家门、大门上的对联,大家都要来找他帮忙写。在我的印象中,家里一旦开始写春联,就要忙活好几天,炕上、柜子上摆得满满的都是红纸。父亲写累了,来“求字”的人就会递上一根香烟,父亲便坐下来喝杯茶,谈笑一阵。
每到压粉条的时候,父母共同合作来完成。压粉条最关键的是和粉,和粉要适量地放白矾。白矾放多了、压出的粉条就像皮筋嚼不动咬不烂,放少了压出的粉条,粘哇哇的不好吃。和粉既是个技术活,又是力气活。和粉要先打芡,要块,又要趁热,哗哗哗三下两下和好,还得揉得光滑,这些活都是父亲干,母亲打下手。压粉条谁出简单,当你自己压粉条的时候就难了。邻居们压粉条的时候,都要把父母请来给他们做向导,经父亲和出的粉软硬适中,矾大小适当。他压出的粉条,被邻居们人人称赞。
就这样,年复一年。父母在忙碌着,奔波着,是多么的辛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4 21:00:53 | 查看全部
欢迎张老师投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