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0|回复: 0

“糖包子”变身“金果果”

发表于 2020-1-4 14:31: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隆冬季节,记者来到帕提古丽·波塔吉家做客。清香的花茶、香甜的无花果酱、孩子们嬉戏的身影,勾勒出一家人的幸福图景……
  57岁的帕提古丽·波塔吉,家住在新疆阿图什市松他克乡阿孜汗村。她和儿子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依靠当地盛产的无花果来增加家庭收入。一家人种了3.2亩无花果树,去年仅无花果一项,纯收入就达15000元。加上儿子儿媳打工的收入,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全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阿孜汗村被誉为“无花果之乡”。这里的无花果果实个大、汁浓、味甜,形状似包子,村民都称之为“糖包子”。正是这个“糖包子”,给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带来了勃勃生机,成为脱贫攻坚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
  无花果常温下保存期短,只有一两天。以前,无花果成熟季节,村民都是自己摘果子,用盘子装好,拿到路边去卖。因为集中上市,卖不出好价钱。最便宜的时候,一个无花果只能卖两三毛钱,赚的钱仅够维持基本生活。2018年,村里投资150万元,修建了一个无花果交易市场,吸引了外地客商前来,一个无花果,能卖到1.5—2元。
  2016年,政府出台资金扶持政策,为每户贫困户提供一万元启动资金,鼓励贫困农民加入无花果合作社,并给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折股分红。
  正是在这一政策的吸引下,具有多年无花果加工销售经验的吐尔逊·居马父子看到了机会,递交了成立果业专业合作社的申请……获批后,15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政府投入扶贫资金15万元,用于合作社发展壮大。
  聊起当初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吐尔逊·居马介绍说:“从祖上开始,我们就一直靠无花果加工、销售来生活,一直苦于无法扩大生产。如今有了政策支持,大家都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据阿孜汗村党支部书记阿不力米提·阿不都外力介绍,加入合作社的农民每年在合作社工作两个月,每个月工资1500元,外加每年的分红700元,一年从无花果合作社就可以获得纯收入3700元。这些农民在其他时间还可以外出打工或者从事其他工作。
  吐尔逊·居马感慨:“35年前,我刚结婚那会儿,一家五口人住在两间土坯房里,仅有一头毛驴,靠无花果加工销售一年的收入也只能勉强维持家庭生活。”他说,“合作社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我去年一年就有7万元的纯收入。加上儿子、女儿的其他经营收入,全家一年有15万元的纯收入。现在,一家人住在一起,有15间房子,两辆汽车,五六辆摩托车,生活比无花果还甜呢!”
  阿孜汗村的变化更令人欣喜:通过村民们勤劳的双手,祖祖辈辈种植的无花果正成为致富的“金果果”——无花果产业融合发展让全村338个贫困户增收。目前,全村贫困户已经全部摘帽,日子越来越好。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03日 06 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