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浙江石油 丁潇潇
今年的南方,很冷,一连下了好几场的大雪。入睡前还是零零星星的小雨,清晨起来已是白茫茫的一片。雪天过后一直都是绵连的阴雨,阳光鲜少露眼,室内一股潮气,洗的衣裳一直挂着,不见干。天越来越寒冷,年也就越来越靠近,转眼间,已是腊月。
如今的腊月于往常无异,工作的依然在工作,忙碌的依然在忙碌。但记忆中的儿时,腊月似乎一直在为着年做着准备,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看不见摸不着的气息,但却会让人有一种由心底散发的快乐,即使在晚上做梦,梦中也会涟漪般荡漾着舒心与期待。平日寂静的村庄,渐渐地开始热闹起来了,外出的人儿都回家了,来来往往的人脸上都带着一丝的笑容,赶着集,开始置办年货。
节日总是需要一种仪式感的。最隆重的仪式莫过于杀年猪。小猪崽是奶奶年初的时候去集市买来,然后放入旁边的泥土小屋的猪圈内,然后每天用平时剩下的饭菜,或者田地里种着的蔬菜细心的喂养。就为着过年的时候能吃上自己家养的猪肉。那时的经济条件,平时鲜少能吃到猪肉,一般都是等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奶奶会专门叫村里杀猪的人,然后在柴火灶台上烧好滚烫的开水,准备好各种装的器皿。我就会凑热闹的躲在一旁偷看,害怕却很期待。
整理好的猪肉,奶奶会分给亲戚朋友一些,剩一些给自家人过年,留一些腌制,以备来年的食用。但遇到年节不好的时候,小猪崽逃不过猪瘟,养不到过年,那一股失落在奶奶的脸上异常明显,但奶奶还是会准备好更多的菜肴来招待着这一次的团聚。
杀年猪是过年最隆重的仪式,那打年糕是最普遍的仪式。过了小寒,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各自准备好食材,然后去村以前供销社的老屋打糕。大家都是挑着竹筐,竹筐里准备的是浸好的糯米,里面按着一定的比例扫点盐,为了更好地储存。打糕的人较多,大家都有序的排着,从糯米变成米粉,然后再把米粉搅拌,接着通过蒸笼,到最后撵成年糕。而我最喜欢站在撵糕机旁边,新鲜出炉的年糕,糯糯的软软的,热腾腾的,还有微微的一股咸味,特别的好吃,对于馋嘴的我来说,能吃好几块。然后成形的年糕拿到露天的进行风干就可以进行储藏了。
儿时,就是有着这样那样的一个个仪式,来迎接着农历新年的到来。随着日子的流转,有些仪式渐渐褪去,但打年糕仪式一直还在,人们迎接新年的欣喜之情伴着氤氲的蒸汽慢慢升腾,希冀着来年的日子如刚出炉的年糕般蒸蒸日上。而未来会有新的仪式来迎着着一年最美好隆重的年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