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7 16:22:16
|
查看全部
搭上“直播”车,火了一个县
“直播真能挣钱。”去年夏天,43岁的和合胜通过直播,接到了4000元的水蜜桃订单。
和合胜是河南省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有名的种植能手,经营140多亩果园。去年5月,他在直播平台上首次直播。“在桃园里拍拍桃,拍拍我,讲一下水蜜桃的产地、品质、成熟时间。”一开始,对着手机屏幕,这个1.85米高的中原汉子稍显胆怯,说话难免磕巴。
没想到,直播后1个多月时间里,和合胜就卖了两万多元钱的水蜜桃。“客户微信转账,我再发货,大家对我很信任。”和合胜说,和周边果农一样,他总是挑优质的水蜜桃发给客户,“要不然下次谁还买你的?”
30多年前,裴庄村就开始种桃,是一个有3000亩果园的种桃专业村。2019年销售旺季,裴庄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家帮父母卖桃。“多数是通过直播、微信朋友圈,销往全国各地。比起卖给商贩,1斤能多卖1块钱。”裴庄村党支部书记吴东亮见证着直播的力量。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6月底,在裴庄村进行的一场近两个小时的直播,累计有24.5万余名网友观看,咨询及下订单量近万个,交易额达200余万元。
不只是裴庄村,“触网”,给这个农业大县带来大变化。
2019年,西华县品牌办组织了多场农产品直播推销活动,邀请种植大户、农产品企业负责人上台,面向全国消费者推销西华的胡辣汤、粉条等优质农副产品。
“西华有很多优质农产品,仅靠线下销售走不远。”西华县品牌办副主任胡永庆说,“借助现代化媒介手段,能让更多消费者了解,给他们送去舌尖上的享受。”
国务院扶贫办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种养业、电商、光伏、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新模式快速发展,带贫益贫机制初步建立,72.3%的脱贫户得到了产业扶贫支持。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记者杨思琪、侯雪静、严勇、韩朝阳)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06日 03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