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8 21:43:26
|
查看全部
冲锋之舟:永葆政治本色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党的先进性之源。南湖启航前夕,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党在船上、船在水上,像风雨飘摇中的一条小船。共产党人勇立潮头、劈波斩浪,即使遇到暗礁险滩、逆水行舟,也坚信党的红船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共产党人是红船的弄潮儿,具有担当精神。建党初期,在人力、财力、权力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开展工作,特别需要用革命精神的力量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既要有较高的智商、情商,还要有过人的胆商,敢于担当。党的一大举行第六次会议时被法租界侦探发现,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建议转移到嘉兴南湖。她一人担负起全部会务工作,不辞辛苦提前订好游船,细心地在船舱备好麻将。当一大代表在船上开会时,她在船头放哨,遇到紧急情况提示大家打麻将避险。王会悟不仅是中共一大“卫士”,而且党的二大就是在她家里召开的,她是难得的建党功臣。我们要学习王会悟的担当精神,把该担当的责任担当起来。
共产党人是红船的摆渡人,具有奉献牺牲精神。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不怕风浪、不惧风险。创建中国共产党最早是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北京大学酝酿的,后来面临危险被迫转移到上海。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时又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红船上继续开会。一大红船犹如北京“设计”、上海“制造”、南湖“下水”,一波三折、风雨兼程。此后,党的红船始终与水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南湖启航到南昌起义、上井冈山,从血战湘江到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从抗日战争东渡黄河到解放战争饮马长江,再到抗美援朝跨过鸭绿江,共产党人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有的为革命呕心沥血、因病殉职,如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有的被捕后英勇不屈、壮烈牺牲,如邓恩铭“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相约建党的“南陈北李”,陈独秀五次被捕,他的两个儿子壮烈牺牲,而李大钊为了减少革命损失不愿离开北京,后来英勇就义;毛泽东28岁参加党的一大,一生多次面临生死考验,他全家为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这些先驱吃苦在前、冲锋在前,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是一种崇高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精神。
“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主要选择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奉献牺牲精神。这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也是新时代解决“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千古难题、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历史周期率的根本所在。我们要牢记救亡图存是建党的历史起点,富民强国是建党的落脚点,安不忘危,富而思源,把红船精神发扬光大。只有增强党员意识,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自我革命的精神践行初心使命,才能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