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地处西北腹地的宁夏,一直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难题。2018年7月,教育部批复宁夏建设全国“互联网+教育”示范区,教育部帮助做顶层设计、全国知名专家汇聚宁夏全程指导、全区教师敞开怀抱积极应用……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宁夏教育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开启了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千里教学“一线牵”
“请原隆小学和二十一小的同学举起你们的作品……老师看到了,你们剪得非常棒!”
通过一方电子大屏,相隔1000多公里的宁夏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和闽宁镇原隆村原隆小学五年级学生,正与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学生共享“动态之美”艺术课堂。“娃娃们之前几乎没上过美术课,这学期有了同步课堂,非常激动,我也学到很多。”原隆小学唯一的美术教师张慧霞说。
教育是获取知识、促进起点公平的关键。而在宁夏一些农村地区,教育和当地土地一样“贫瘠”:不少教学点只有一名承包全科的老教师;当城里娃能与外国人流利对话时,山里娃甚至还讲不出标准的普通话……
自治区教育厅厅长李秋玲说,“互联网+教育”可以突破地域、时空限制,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投入提高教学水平,缩小办学差距,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在政府主导下,宁夏全区所有学校(含教学点)全部接入互联网,百兆以上网络宽带学校覆盖率从2018年初的25%提升到100%,其中46%的学校网络带宽已达到200兆以上。
“信息高速公路”让宁夏更多贫困地区孩子能听到好老师的讲课,开拓他们的眼界。目前,全区60%的中小学校通过在线互动课堂,实现同步备课、同步上课、同步辅导,有效解决了薄弱学校和农村边远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开不好开不齐英语、音乐等课程的问题。
“我们将不断扩大同步课堂覆盖面,争取明年全区所有学校都能开设同步课堂。”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索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