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9 22:27:08
|
查看全部
文物保护工作提档升级
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20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是见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文化遗址。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5项世界遗产,中国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一消息让国人欣喜、骄傲。文保专家认为,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基本涵盖中国从旧石器、新石器到整个历史年代的文明发展过程,从世界遗产的角度形成了对中华文明的阐释,表达了中国的文明观和历史观。
良渚申遗成功是2019年文物保护提档升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的硕果之一。与此同时,2019年1月,《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公布,2019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国21个省份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意见,25个省份印发关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从各个层面体现出顶层设计的升级和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2019年9月,国务院核定公布第八批国保762处,国保共计5058处。“由国务院新核定公布一批国保单位,尤其是将突出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伟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文物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助于带动地方人民政府不断提升文物保护意识,加大保护管理力度,促进文物保护与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
“考古中国”工程持续深入开展,2019年先后3次发布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考古中国”工程正以持续、系统的工作方案推动相关领域研究,逐步建立起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和中华文明形成的年代框架,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格局的形成动因、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逐渐清晰,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日渐凸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