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9 22:33:48
|
查看全部
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激励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的调研报告提出,体制机制创新、创意人才储备、人员收益激励是发展文化文物单位文创的三大关键要素。
据了解,目前公园文创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也有不少挑战。市属公园均属于事业单位,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研究探索,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一直以来,公园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文化遗产的保护、绿化景观环境的维护、为市民游客游园提供服务等。现在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培养和引进创意人才。文创产生的收入如何用来激励文创参与人员,使更多创意体现到优质的产品上,也需要研究激励政策。
同时,除颐和园、天坛等“头部”公园外,不少公园文创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激发其活力,不少业内专家建议可以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建立文创公共资源平台,将文创设计制作层面的人才、企业与公园文创研发实际需求相结合,以资源集聚的方式推动文创发展。
此外,对文化资源进行数字信息采集与确权也是公园文创发展的当务之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认为:“文创设计的核心就是创意和知识产权,需要进行知识产权开发和利用,才能够创造出高附加值的知识产品和服务。”
由于文化历史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基于此进行的文创开发很难具备独创性,因此各大公园的当务之急是将文化资源进行数字信息采集与数字认证,以免出现社会机构“抢注”等问题。对此,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引导各园进行商标注册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少公园也开始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园内文物资源的矢量图开发、商标体系建设、景观名称注册等工作。
“北京市属公园具备丰厚的文化资源,政府和市场相互配合,一定能将文化资源转型为经济发展引擎,培育出消费新热点。”张亚红很有信心。
本版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08日 12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