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4 16:34:38
|
查看全部
从单向走向多向
最高超百万元年薪、丰厚的补贴与科研奖励……温州大学为吸引人才,放出“大招”。
“进入我们公司后,会有广阔的晋升空间。”企业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向求职者描绘在安徽的工作前景……
这些并非出现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各自的招聘会现场,而是2019年3月在上海举行的长三角地区人才交流洽谈会上的场景。
记者了解到,这个洽谈会是专门为长三角地区企业来上海引才加开的招聘会。过去长三角地区企业常在春季到上海引才,给一些有就业方向但不太满意的学生提供“第二选择”。而为了升级人才交流,自2018年起,这个招聘会在冬春两季举办。
打开大门、共享资源,是长三角地区人才招聘会上的显著特征。这不仅出现在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也体现在高层次人才的交流中。
去年10月,浙江就组织该省11个地区246家企事业单位赴上海举办高层次人才洽谈会,提供岗位5600余个,这是浙江连续第17年组团到上海引才。
鼓励外地企业在上海纳才,这是否会导致上海企业招聘时遇冷?事实上,人才流动并非是单向的。2019年11月,上海也曾组织用人单位赴合肥参加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论坛,6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1500个。
正是开放和流动,使长三角人才总量不断提升,三省一市均从中受益。日前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人才,成为高频关键词,并提出要探索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不变、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在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纪委书记李明看来,作为为人才提供服务的部门,所要做的就是“搭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