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9 16:18:52
|
查看全部
创新展陈形式
在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中,700多件文物成为关注焦点。双透明的玻璃柜内,陶器纹饰精美多样,红陶骆驼、红陶马栩栩如生,彩绘人物俑笑容可掬……这批主要是来自我国甘肃、陕西、四川、山西、河南和江苏等地的出土与传世文物,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赵永介绍,因为文物数量大、筹备时间短,“归来”展创新展览方式,首次运用“仓储式”展陈方式集中展示,将796件文物全部在同一空间内展示。在形式设计上,以四墙为展板,中心展柜形成一个围合的“院落空间”,创造出“家”的结构,也规划出观众的参观路线。
创新,是策展的关键词。从收藏、摆设,到简单的装饰美化,再到运用现代化多学科技术手法与表现形式,展览展陈手法也随着时代不断改善。
“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是国博第一次举办以甲骨文为展陈内容的文化展,也是国博馆藏甲骨的第一次大规模展示。展览通过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共同讲述那段甲骨被发现与发掘的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甲骨本身比较小且易碎,上面的文字晦涩难懂,为了丰富展览内容、吸引观众参观,展览穿插了辅助展项和互动装置。
为加深观众印象,重要展览也纷纷推出文创产品。穆夏展开展期间,国家大剧院同步推出了一系列以穆夏经典作品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包括日用品系列、文具系列以及时尚装饰必备的飘带、丝质方巾等展览衍生品。同时,国家大剧院内的咖啡厅还推出“穆夏”拉花咖啡。这些文创产品从穆夏作品中提取东方艺术与新艺术风格等美学元素,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
赵永说,以前的展览更多发挥教育功能,较少考虑观众的需求和感受。现在观众会更多参与到展览中来,对展览内容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环境、灯光,甚至说明牌的位置等细节。此外,辅助展品、多媒体互动装置的有效运用,也吸引不少观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