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赵安平8井掺水压力由3小时前的1.2兆帕降到了0.8兆帕,少了0.4兆帕,不好,一定是穿孔了。” 1月31日13时,例常当日第三次检查站内回站温度和压力的河南油田采油一厂双河采油管理区赵凹采油一班班长周永军着实被这一发现吓了一大跳。
险情便是命令,顾不得吃饭,周永军将险情汇报到生产中心调度和采管区带班领导,然后和牛小爽、崔晓兵三人戴好口罩,头也不回地向站外跑去。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中午吃饭前,赵凹采油一班班长周永军例常查看回站温度,突然发现掺水温度由1.2MP降至0.8MP,别看只少了0.4MP,极有可能是管线穿孔。通过检查掺水井的井口情况,通过查看发现赵安平8井的温度、压力均有所下降。“目前疫情严重,要尽快找到压力下降原因,尽量减少人员聚集。”想到这儿,周永军突然觉得责任重大,“看压力状况,穿孔点应该还只是个小砂眼。”他眉头紧锁,自言自语。
采油一班,14名员工,管理着赵凹1、2、3号三个计量站,赵安平8井是该班组最偏远,地形最复杂的一口井,距离3号计量站1.8公里远,该井管线老化严重,走向最复杂,管线穿越沟渠,山丘,水塘公路,施工难度大,所以平常大伙对这口井格外关照,加密巡线巡井、加密录取资料,生怕它“闹病”。
冬季天冷,雨天路滑,几个人只能步行前行,沿着掺水管线走向依次排查。冬天管线的温度远高于地面温度,管线走向清晰可辨,可几个人将赵安平8井的掺水管线查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穿孔点。
不应该啊,聚在一起的几个人皱着眉头想了又想,牛小爽说:“会不会不是穿孔?”
“不可能,掺水温度不会凭空下降。”周治军斩钉截铁地说:“咱们再重头检查一遍。”
话不多说,三人在坑洼不平的野地里艰难前行,不时地拨开杂草,仔细地检查着每一处,爬过一个小山坡,眼尖的牛小爽发现下方一处低凹处的水洼上隐约有一丝油花。
水太深,无法查看穿孔点,必须先将水舀干。
“班长,你感冒还没好,还是我来吧,我眼尖,容易发现穿孔点。”牛小爽穿上雨鞋便想下水,被一旁的周永军拦住。
“我们男的都在,还要你一个女同志下水。”周永军拦着她。
“你们都别争了,我是党员,我先上。”崔晓兵穿上雨鞋,头也不回地走进水中,奋力地舀起积水。
“晓兵,疫情严重,注意防护,口罩湿了,换一个。”周永军从背包里拿出口罩让每个人都换上,并把换下来的口罩小心翼翼地装到了密封袋子里。
下午15时,穿孔处被挖出,油服中心3人党员突击队及时赶到,焊接工作开始,看着飞溅的焊花,满身泥泞的三人漏出了灿烂的笑容。
管辖防腐保温,管沟回填,倒流程,清理现场。15时30分,油水井恢复正常,6个身着国旗红的党员突击队凯旋归来,奔赴下一个工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