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2-6 16:57:47
|
查看全部
三
伴着富有动感的音乐,十余把造型扳手闪着荧光在台上舞动……这是情景剧表演《快乐的军械修理工》的开场画面。战士们用泡沫板制作扳手,涂上荧光粉,再融合街舞等艺术形式,巧妙呈现军械修理工的工作生活,形成别具一格的舞台效果。这一节目的创作者,是文艺骨干集训队的结业学员、安庆支队战士黄朝。去年参加完文艺会演后,黄朝也结束了自己的集训生活回到支队。
“星星之火正燎原。集训队队员结业返回原单位,实际上正是文艺骨干人才培养的一个新开始。”该总队政治工作部领导介绍,组建文艺骨干集训队,不仅仅是为了几场晚会,更是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和机制,为基层培养和输送文艺人才,助推基层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为一颗“种子”,黄朝不负众望。在基层中队,他细心观察战友们的训练和生活,很快就确定了表现军械维修兵的创作主题。在支队领导支持下,他放眼全支队挑选有表演兴趣的官兵,组织十多名战友一起排练。
集训队的在训队员,也在力所能及地发挥“酵母”作用。此次表彰晚会筹备期间,多个支队选送节目参演,集训队队员们或深入支队一起推敲创作,或在集中彩排期间帮助他们一起打磨动作细节。“集训队现在不仅是个演出队,更是一个教学队,像一个流动的课堂。”张剑说道。
也正是抱着培育“种子”的想法,集训队在教授队员们技能的时候,往往更注重那些便于在基层推广、野战文艺经常用到的东西。“比如快板,是我军在长期野战文艺实践中形成的好传统、好载体,易于上手,很实用。”翟伟说,很多战士来到集训队的第一课就是学习打快板。
去年12月来到集训队的黄山支队上士陈祖文,现在愈发感到自己的责任所在。“这其实和我当班长是一个道理,单打独斗带不出好集体,一枝独秀也办不成好晚会。”陈祖文说,自己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学习编排节目和现场组织,回到支队和战友们一起办一场像样的晚会。
表彰晚会结束,礼堂外已华灯初上,雪融的天气让人感到阵阵寒意,而翟伟却从中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春天。下周,27名集训队队员将返回原单位,像27颗种子一样在基层的沃土中生根发芽,越过寒冬,在春天向阳生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