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5|回复: 1

“导弹司令”杨业功:生命不息 战斗不止

发表于 2020-2-6 17:26: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社武汉2月6日电(记者乐文婉)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一场世纪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的受阅方阵缓缓驶过天安门前时,一枚枚新型导弹震撼亮相,吸引了全球目光,让人们热血沸腾。

  在前方的指挥车里,一位军官身姿挺立,举起右手行着庄严的军礼,他是杨业功——此次第二炮兵受阅方队的大队长。


  杨业功,1945年2月出生,湖北应城人。1963年8月入伍,1966年2月入党,生前系原第二炮兵副参谋长。2004年7月,因积劳成疾病逝。

  杨业功常说,“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所以要以“坚持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抓战备、搞训练。

  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军委确立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后,杨业功担负起筹建我军历史上第一支新型导弹部队的重任。这项任务十分艰巨:没有阵地、缺少装备、人才不足;全新的部队、全新的装备需要全新的建设思路、训练模式;新型导弹还在研制中,但导弹旅的组建和训练任务却必须赶在导弹研制成功前完成……

  杨业功从基地挑选11名精英组成集训队,为节省经费,他把地方废弃的厂房车间作为部队的营房。在专业训练的同时,队员们修道路、整地坪、筑围墙,用双手搭建了自己的大本营。在杨业功的带领下,队伍不断壮大。

  当时,新型导弹还未研制成功,集训队没有教材大纲,于是杨业功带着集训队员们跑遍全国各地的导弹生产厂家和科研所,挨家挨户请教学习。白天,他们在车间给师傅们打下手,将图纸与数据记录下来,晚上再仔细做好工作笔记。在此基础上,他们编出了一套专业教程。

  基地原副政治委员迟志江回忆——没日没夜地操劳,杨业功瘦了、黑了。但他带领部队实现了“没有武器能训练,有了武器能打仗”的目标。部队筹建当年,杨业功就很快掌握了新型导弹各个专业的指挥技能,并带领部队成功发射了二炮历史上第一枚新型导弹。

  1995年,在我国东南海域进行的一次重大军事演习中,已经形成作战能力的这支新型导弹部队奉命进行导弹发射演练,以6发6中的战绩,实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心和意图。杨业功在演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荣立二等功。

  那些天,杨业功白天实地勘察,晚上图上作业,在酷暑天里带病组织部队抢修发射场坪。演习结束后,他累倒了,在野战卫生所的帐篷里输了一天液。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从军41载,杨业功始终心系导弹事业的发展,以高昂的精神状态拼命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2004年6月9日,已经病危的杨业功从昏迷中醒来,给时任某导弹旅旅长的陈楚华打电话,询问旅里达标考核的情况,叮嘱他一定要把工作做细致。不久,杨业功再次昏迷。

  弥留之际,他呓语不断,妻子杨玉珍以为他要交代后事,便附耳倾听,然而听到的却是“立正、稍息”“一二一……出发……”

  “杨业功时刻把履行使命当作毕生最高追求的精神,早已融入基地部队和全体官兵的血脉之中。”火箭军某基地领导说。

  2005年,中央军委追授杨业功“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荣誉称号。2006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将杨业功列为全军挂像英模,其画像与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一起悬挂在全军连级单位俱乐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7 15:23:1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