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3|回复: 0

[转帖专区] 云南红河:移风易俗新风尚 文明实践助力全民战“疫”

发表于 2020-2-8 09:47: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云南文明网
  杀猪饭、春客、祝米客淡出视野,村民丧事一律从简,传统节庆活动也悄然取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严峻时刻,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各地各族群众的一些民间习俗、生活习惯悄然改变。

  杀猪饭、春客、祝米客等习俗悄然淡出

  “每年从大年初二到初六,我们这里80%以上的人家都会请春客,把兄弟姐妹、舅舅舅妈、叔叔婶婶、公公婆婆一大家子人都请在一起,聚聚餐,发发压岁钱,拜拜年。最多的人家要摆上10多桌,少的也要摆上二三桌。”在蒙自市新安所镇何家寨村,村支书王怀艳告诉记者,在当地,春客是村民联络感情的重要形式,花费不菲。疫情发生以来,村民们通过手机、电视广播、大喇叭、宣传画等了解到了疫情的严峻,主动取消了春客宴请,改成了微信拜年、视频拜年,新时代文明新风业已形成。

  “女儿嫁到倘甸,往年的大年初二三,都会回娘家拜年,和娘家的亲人在一起聚一聚。”杨石中说,作为村里的一员,他也和其他村民一样,取消了聚会,改成了视频拜年。据了解,疫情发生后,该村取消了几乎所有的春客,村民自觉改用其他方式拜年。

  在红河县,除了春客还有祝米客,有新生儿的家庭都要宴请宾客,还要邀请文艺队来宴席上唱唱跳跳。今年,需要举办祝米客的家庭也主动取消了宴请,不给疫情防控添乱。据了解,目前,全州已劝导取消各类宴请1500多起。全州群众听从“宅”在家,“勤”洗手,“戴”口罩的号召,减少聚会和出行。



  婚事延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

  婚丧嫁娶是山寨家庭大事,各民族喜欢在春节期间举办婚礼。“前几天,村子里有个年青人准备结婚,我们反复做思想工作才做通。”

  地处中国与越南边境线上的金平县六六新寨拉祜族一对年青人原本准备春节期间举办婚礼,在村民小组组长的白罗丫的劝说下决定婚事延办。他带着村干部一起上门,向他们宣传现在抗击疫情的形势,劝说他们推迟婚期。刚开始说明来意时,要结婚的小伙子不同意,说请柬都发出去了,怎么能不守信用,拉祜人从来没有做过这样荒唐的事。经村干部反复疏导,小伙子表示不给政府添乱,同意婚事延办,还邀请村干部在疫情结束后参加他们的婚礼。

  “阿耶门农(哈尼语:亲戚朋友们),由于现在是非常时期,为了大家的健康,原定于正月初十一,2月4日举行的我女儿的婚礼暂时取消,时间再另行通知,大家多多理解。”接到村委会电话通知后,绿春县平河镇东批则东村罗龙然大叔作出了这样一个决定,延迟女儿的婚礼,挨个通知了一遍。全州各县市通过村党员干部、巾帼志愿服务队、驻村工作队等的宣传引导,婚事停办延办就多达1000多起。

  1月31日是大年初七,石屏县龙朋镇旧寨村村民龙云涛的父亲病逝。面对严峻疫情,龙云涛和妹妹龙云朋做出了不祭奠、不宴请的决定,并向亲朋好友发出了一封特殊的祭告书。书中写道:“本着做子女的孝道,我们本想陪我们的父亲走完最后一程,但由于形势严峻,情况特殊,更为了对亲朋负责,无法设宴招待各位,还请亲朋好友谅解。”

  龙云涛戴着口罩,将这封祭告书张贴于自家门前,并与家人从简处理父亲的丧葬事宜。她称,宁做不孝子孙,也不愿让疫情借此传播。乡亲们身体安康,才是对逝去父亲的最大告慰。

  两姐妹的做法让不少乡亲动容,大家通过微信等方式寄托对故人的哀思,她们用行动诠释了战“疫”中的新时代孝道。

  2月2日,蒙自市鸣鹫镇鸣鹫二组居民曹黎之父因病去世,鉴于当前疫情形势严峻,一家人经过商议,决定丧事简办并告知乡亲们,以实际行动响应政府号召。曹黎说:“按照本地风俗,老人去世,子女是要请客办酒、热热闹闹的把老人送走的,但现在的疫情形势不允许我们那样做。我们非常清楚,不光要对自身负责,也要对别人负责。这丧事能办得多简单就多简单。我们相信老人活着的话,也会支持这样做的。”

  据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红河州各县市在全面开展革除铺张浪费陋习、革除婚事丧事大操大办陋习、革除闲余聚集赌博陋习等基础上,以通知、公告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发出传播文明新风、倡导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倡议。并通过精准施策、科学劝导,遏制宴请陋习,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并迅速转变为人民群众杜绝人员聚集,阻断病毒传播,扎实防控疫情的行动自觉。



  祭龙、采花山等民族节庆和祭祀活动取消

  多民族的红河州有着丰富的民族节庆和祭祀文化。在哈尼族寨子,每年2月初都要举行祭龙活动。

  祭龙活动是哈尼族最隆重、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是寓意着保寨子安康、村民无病无灾、吉祥如意的民俗活动。“祭龙活动时间原定于2月5日举办,但半坡村民小组有100多户人家,如果举行祭龙活动,将会聚集上百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特殊时期,我作为村小组的龙头,也是村子里面的带头人,必须响应政府号召。所以,经过商量,我们取消了祭龙活动,减少人员的聚集,为疫情防控工作尽最大的努力。”绿春县半坡村委会半坡村民小组龙头代夫者说。在疫情面前,半坡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祭龙、婚事等聚集性活动延期,为疫情防控“让路”,构筑了防控疫情最坚实的一道防线。

  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五,是苗族的盛大节日——踩花山。这三天,苗家男女老少,都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山脚下,吹芦笙,弹响篾,踢脚架,耍大刀,斗牛,斗画眉…… 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下,苗族同胞也主动取消了这一盛大的节日活动,积极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爱健康爱卫生活动方兴未艾

  在这场防疫斗争中,红河州全面开展“大清扫、大消毒”爱国卫生运动,按照“四净一规范”(庭院净、门前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要求,组织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充分发动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区)干部群众、环卫保洁及物业管理人员,落实“收好东西、扫好地”要求,开展责任区域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清除住宅小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卫生死角,整治杂物乱堆乱放等现象。针对人员比较集中的区域,市场监管、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督促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及各类经营门店、建筑工地、文化娱乐场所、车站、交通工具等重点场所定时清洁消毒。

  截至目前,全州共开展“大扫除、大消毒”爱国卫生活动上万次,参与人数达几十万人。如今的红河,城乡上下,处处是积极主动清理卫生死角的志愿者。走在城乡每个角落,放眼望去都是一样的干净整洁。与此同时,出门戴口罩、废弃口罩不乱丢、在外回家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等良好生活习惯也正在形成。(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通讯员 王美红 钟研 摄影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