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7|回复: 3

[书感] 独家专访冯骥才:人在书斋里,心在大地上(来源 人民网)

发表于 2020-2-11 19:54: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独家专访冯骥才:人在书斋里,心在大地上
走进天津大学冯骥才个人作品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二十余幅油画、三十余本传统文化保护研究文集、以及上百部不同版本的小说、散文集。这让人不禁思索,是怎样的勤奋与热爱,才能够收获如此繁盛的文艺硕果?

“我要把我的心血放在中国土地上,我不求回报,只望它叶碧花鲜,硕果结于明天。”身高一米九二、已是古稀之年的冯骥才谈及这些年的经历,不言辛劳,反而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的笑容,将付出看作是自己为社会、为时代应尽的义务。

从1979年《雕花烟斗》第一次获奖,四十年来,冯骥才马不停蹄地奔走在时代号召的前列。他的笔尖书写市井民俗的歌谣,他的双脚沾满古老村落的尘泥。文学、文化保护、绘画、教育的“四驾马车”,每一驾“马车”都在时光里留下了深深的辙痕。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人民网专访冯骥才,一同重温黄金时代作家的奋发与理想,感悟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26/420900/421505/inde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9:54:41 | 查看全部
改革开放让中国文学迎来了黄金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理想与渴望的时代。人们有共同的目标——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努力做‘人民的代言人’”成为我们这一代作家的天生使命。共同的时代情怀与社会关切将作家与读者融为一体,人们将个人的写作追求与更高层次的国家理想紧紧相连,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风骨。

改革开放为作家们抒发时代感慨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与积极的鼓励机制。我们迎来了尊重文学、鼓励创作的黄金时代。现在我依旧保留着1979年《雕花烟斗》获奖通知单,上面写着“冯骥才同志的《雕花烟斗》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请凭单领取奖金200元”。这张纸就是时代的见证。

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成为作家获得身份认同和创作动力的重要来源。它激励着作家热切地观察时代的发展,诚挚地表达人民的诉求。可以说百姓、作家与时代是连为一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9:55:01 | 查看全部
我要将文明火炬熊熊不息地传承下去
时代需要我在哪里,我就在哪里。80年代时代需要文学的精神引导,我参与了文学。90年代社会大规模现代化,文化传统载体受到冲击、遭遇困难,我转而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家国情怀于我是一种响应时代号召的责任。

如果说保护“非遗”是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花朵和果实,现在保护古村落则是在守护传统文化之根。我们常说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古村落的保护意义正是在于它承载了一种情怀、一段记忆、一份乡愁。保护这些珍贵的传统村落,其实就是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

我们的大脑应该是一个有“足”的大脑。我的人在书斋里,心还在大地上。在文明的传承中,我们既不能失去一只只从历史飞来的美丽大鸟,也不能丢掉从大鸟身上遗落的每一片珍贵羽毛。一个民族不应该只有GDP,还应该有DNA。民族的DNA,就是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9:55:17 | 查看全部
真正的艺术家是文化的终身志愿者
知识分子看得见社会有哪些事情需要承担,需要承担的事情与功利无关,但是所承担的事情绝不是小事。真正的艺术家都是文化的终身志愿者,这种承担是一辈子的使命。

一个好的社会文化应该像金字塔一样,在塔尖有一群怀揣纯粹艺术思想和精神追求的艺术家。他们能够创作出代表时代文艺水平、彰显时代文艺高度的作品。这是最经典、最纯粹的文艺作品。如果这个时代满眼都是流行的商业迷信,而没有让人崇敬的文化精英,这个国家将失去它的文明高度。

当你真正熟悉并热爱这个城市人的集体性格时,总希望把这种珍贵留在纸上。我爱这个城市的人,也爱他们独特的性格——豪爽、义气、厚道、朴实、讲面子、幽默、敞亮、喜欢戏谑,但是很善良。这就像你爱自己的孩子,连他的调皮捣蛋你都觉得可爱,那是你真正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