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17|回复: 0

应以壮士断腕气魄废除博士点终身制

发表于 2010-8-26 20:13: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光礼调查显示,全国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高达47名,但大部分博导认为自己适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6名。数据显示:全国在读博士生人数10年来增加了4.56倍,但50%的用人单位认为博士培养质量整体上没有进步,甚至有下降趋势;对新进博士创新能力的评价,68%的用人单位认为“一般”和“差”。(8月25日《长江日报》)

  博士培养质量下降的原因固然有诸多方面,但笔者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博士点终身制”是主要“祸源”之一。其消极作用,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很多高校在“博士点”的数量上相互攀比,将申报“博士点”当成向国家要项目、要经费的筹码,而不是培养人才的平台,因而对“博士点”重申报轻建设;另一方面是一些学术权威人士在高校之间“待价而沽”、频繁跳槽,沦为申报“博士点”的“道具”。

  废除“博士点终身制”不仅是公众呼声,也早就引起了国家学位管理部门的注意。2005年,针对博士生、硕士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开展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工作的几点意见》,决定自2005年起开展博士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工作;当年,经过评估,确定有2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的评估结果为“存在一定问题,需经整改才能合格”。而且,经过整改,到2009年初其中18个“博士点”又恢复了博士学位授予权,真正被淘汰的只有4个。很显然,2005年建立的“博士点”定期评估制度,不仅评估标准过低,而且手段过软,因而并没有从根本上对“博士点”的终身制有所动摇。

  博士培养质量下降,在国内导致很多用人单位的不满,在国际上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声誉,美国、加拿大等少数国家不承认我国授予的博士学位就是一个信号,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笔者以为,现在是到了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废除“博士点终身制”的时候了!(瞿玉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