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企业发展必须以创新的安全文化体系做根基,一流的企业,就需要有一流的安全文化为支撑。但要使安全文化建设的富有企业特色,并非就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同时避免走入误区,安全文化建设才会卓有成效。
误区一:安全文化建设是“空中楼阁”
目前仍有不少企业对安全文化的意义和概念,还是缺乏正确而清晰的认识,不知道该让“安全文化”从何发力,那就更谈不上如何去建设安全文化,总认为安全文化是虚构的,幻想的,远离现实的,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空中楼阁”。事实上,安全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是企业中的一种潜在的规则。安全文化建设是个企业对全体成员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锤炼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100%的完美是不可能的,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坚持与改进,安全文化是需要扬弃、变迁、积累和传延,才能真正做到“文而物化”。
误区二:安全文化建设是“华丽外衣”
文化管理是企业安全的最高境界,是无声的监督,是无为而治。安全管理也是一样的,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各类新设备、新技术等的投入运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更显重要,单一的安全管理已转变为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企业对自己的安全管理进行系统安排、精心包装,这既是社会进步,企业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使企业增加竞争力、影响力的手段。问题是,如果包装过了头,安全文化就成了一件“华丽外衣”,一个对外作秀的招牌,一个金玉其表的假象。
勿庸讳言,江西省赣州供电公司龙南分公司在全国大大小小的供电企业中属于一个无名之辈。然而,莫以大小论英雄!在龙南分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种种理念和实招已经落地生根,形成了‘安全文化建设’的龙南方略。
对策一:以先进理念打造班组,夯实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础
江西省赣州供电公司龙南分公司以金堂集控中心站为典型,在变电站班组推行“家文化”理念管理。2007年,从“职工之家”的创建,到“班组建小家”的发展,提炼出变电站“家”文化建设管理新模式,并树立了金堂集控中心站这一典型。在班组管理创新中以“家”文化陶冶员工、感动员工、激励员工。树立员工“以站为家”的思想,让他们在家园建设里,为确保“家园”的安宁,深入广泛开展“爱心?平安”活动。秉承“设备如家珍,维护要精心”、“站务即家务,家人共担负”的等理念。龙南分公司各变电站班组还结合自身条件,不断充实、创新“家文化”建设的内涵,全面实现了稳定员工队伍、确保安全生产、提高员工素质、提升班组形象的整体目标。
以虎金维护站为样板,在线路维护班组推行“优秀习惯”理念管理。优秀的习惯是创建优秀班组、培养优秀员工的基础,结合线路维护的特点和要求,创造性提出并贯彻了“优秀是我们的习惯:努力从超越到卓越”这一管理理念,着力培养员工优秀的思想习惯、优秀的设计习惯、优秀的工作习惯和优秀的展示习惯。全部线路维护班组都形成、建立了培养优秀习惯的长效机制,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出优秀班组和优秀员工队伍。
对策二:以创新模式强化管理,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坚
一线班组设立平安督导员。龙南分公司的每个生产班组,都推选明确了一名兼职平安督导员。平安督导员具体职责是协助企业和班组长经常性地搞好安全监督检查,针对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时发现及时清除,堵塞安全漏洞,预防事故发生;采取见缝插针式地宣传方式,经常性地向班组人员开展安全防护知识、突发事故自救措施等宣讲,增强班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防护技能;及时发现职工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当好一线职工 的“口舌”,在企业和职工中间架起增信释疑的“连心桥”,通过加强沟通对话,理顺关系、化解矛盾。平安督导员的设立,有效的协助企业和班组长做好本班组加强安全生产、保持员工队伍稳定等工作,为加强平安建设日常性督导工作奠定了基础。
管理人员挂点一线班组制度。根据挂点制度,分公司管理层在生产工作中,除要按照岗位职责分工、正常流程进行日常工作外,同时由党政及分管生产领导分片组织带队,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实行单个挂点,使分公司每个班组都有一个挂点的管理人员负责全面管理工作。制度规定,管理人员有权利深入挂点班组进行检查巡查、了解情况,并作为班组在管理层的第一代言人,在分公司层面的各种会议上代表班组发表意见;管理人员有义务对挂点班组的综合管理工作进行督导,责任挂钩与班组同考核、同奖惩,在挂点班组范围内创造性开展的工作或取得的成绩,将作为管理人员在年终评先评优的主要参考条件。挂点制度的实行,对挂点管理人员可享有的权利及应履行的义务做了明确的规定,切实促进、提高了分公司管理人员“深入班组、依靠班组、服务班组、督导班组”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一线班组提高了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建立“大安全活动”模式。龙南分公司为着力突破班组安全活动的局限性、片面性,要求各生产班组除每星期开展一次正常安全日活动外,还根据供电企业班组分布点多面广的特点,以分专业为主,分片区为辅的开展“大安全活动”。该活动原则上一个季度进行一次,采用东道主制,活动在东道主所在地集中进行,活动人员主要为东道主成员、其他班组参加人员(变电站值班人员除外)、邀请及观摩人员。活动主题针对当前企业安全工作中出现的有共同性、突出性的问题或者结合季节特点需要关注的工作重点、难点及其他单位事故通报等主题进行广泛讨论分析,并联系本企业工作实际得到解决方法、事故预控措施等成果。活动以班组幻灯片陈述、点名发言制、自主纪要的形式,学习内容以安全会议、文件精神传达、班组安全管理、两票改错、主题辩论等。通过“大安全活动”的模式,培养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变“围绕活动”为“参与活动”,从而确实达到安全生产工作集思广益的目的。
总之,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通过企业自身的大胆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提炼等系统的工作,才能使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文而物化、化虚为实”,真正服务于企业的全面生产管理。
供 稿 人:温余剑
|